2025年甘肃考生多少分能上云南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云南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云南大学在甘肃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甘肃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大学
2025年甘肃新高考考生要想上云南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44分左右(位次3718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16分左右(位次26657名左右)。
1、2024年云南大学在甘肃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27分(位次5416),理科为563分(位次12442)。
2、2023年云南大学在甘肃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46分(位次1489),理科为512分(位次10502)。
3、2022年云南大学在甘肃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32分(位次1752),理科为498分(位次13732)。
注:以上只是甘肃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云南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云南大学在甘肃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甘肃(文科) | 本科 | 527 | 5416 | 421 |
2024 | 甘肃(文科) | 本科 | 581 | 1441 | 421 |
2024 | 甘肃(文科) | 本科 | 581 | 1441 | 421 |
2024 | 甘肃(文科) | 本科 | 582 | 1391 | 421 |
2024 | 甘肃(文科) | 本科 | 587 | 1173 | 421 |
2023 | 甘肃(文科) | 本一 | 546 | 1489 | 488 |
2022 | 甘肃(文科) | 本一 | 532 | 1752 | 48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甘肃(理科) | 本科 | 563 | 12442 | 370 |
2024 | 甘肃(理科) | 本科 | 567 | 11530 | 370 |
2024 | 甘肃(理科) | 本科 | 568 | 11267 | 370 |
2024 | 甘肃(理科) | 本科 | 570 | 10779 | 370 |
2024 | 甘肃(理科) | 本科 | 571 | 10528 | 370 |
2024 | 甘肃(理科) | 本科 | 574 | 9844 | 370 |
2024 | 甘肃(理科) | 本科 | 577 | 9203 | 370 |
2023 | 甘肃(理科) | 本一 | 512 | 10502 | 433 |
2022 | 甘肃(理科) | 本一 | 498 | 13732 | 442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甘肃高考多少分能上云南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云南大学简介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1923年正式开学,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37年,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出任校长,一大批著名学者受聘到校任教,奠定了学校较高的发展基础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开创了云大办学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著名大学之一。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在世界最具影响的大学之一。
改革开放后,云南大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1996年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列入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2006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共19项二级指标全部评定为A,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2012年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实施院校,2017年成为国家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一,2018年跻身中西部14所“以部为主、部省合建”高校行列,2022年,继续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层次人才持续增长。现有院士12人(含双聘),长江、杰青、优青等国家高层次人才近80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6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4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6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