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高考历史类考生441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41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黑龙江历史类441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黑龙江高考历史类44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黑龙江高考历史类44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广西科技大学(公办)、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民办)、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民办)、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民办)、无锡太湖学院(民办),一共196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黑龙江高考文史类441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黑龙江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41分的院校一共有20所。其中公办院校12所,民办院校7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8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2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张家口学院 | 公办 | 历史类 | 专科 | 441/17997 |
2024 | 广西科技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441/17997 |
2024 |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 民办 | 历史类 | 本科 | 441/17997 |
2023 | 河北工业大学 | 公办 | 文科 | 本一A | 441/6506 |
2023 | 宁波诺丁汉大学 | 中外/港澳 | 文科 | 本一A | 441/6506 |
2023 | 成都理工大学 | 公办 | 文科 | 本一A | 441/6506 |
2022 | 沈阳师范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文科 | 本二A | 441/10938 |
2022 | 新余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A | 441/10938 |
2022 | 湖北文理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A | 441/10938 |
在黑龙江历史类441分可以上的大学(共20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黑龙江高考历史类441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黑龙江高考历史类441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张家口学院简介
张家口学院坐落于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素有“塞外山城”美誉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学校秉承“自强、拼搏、求实、创新”的校训,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一所以教育学、医学和管理学为主干学科,文学、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地方性、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秉承历史传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走内涵提升、特色发展的道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正朝着建设独具特色的区域知名大学目标不懈奋斗!
2、广西科技大学简介
广西科技大学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西南地区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柳州市,是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为1958年在南宁筹建的广西工学院。1985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广西工学院移到柳州市办学。2012年广西工学院与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广西科技大学。
学校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不断取得新成效。2018年来,教师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800多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近40项。其中,获国家级科研项目140多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奖15项、广西社科优秀成果奖17项,其中,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广西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专利授权近1700件,其中发明专利554件,授权专利数居全区高校前列;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验收;学校技术转移中心获评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现有省部级科研平台20个,厅级重点科研平台11个,柳州市重点科研平台31个,其中广西特色新型智库2个。学校面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地方重点产业,与柳工、东风柳汽、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事业单位,围绕工程机械、汽车产业、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水产健康养殖、食品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职教基地承担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和广西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依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等资源,为地方提供各级各类社会培训。
3、成都理工大学简介
成都理工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是共和国建国初期的三所地质院校之一。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先后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至2000年划转地方。学校2010年成为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7成为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19年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成为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成都理工大学与成都市在校内共建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馆藏世界知名“合川马门溪龙”化石等6万余件标本,被评为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图书馆馆藏印刷型书刊311万册,拥有数字资源数据库95个、电子图书265万册、电子期刊140万册。档案管理达到“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国家一级”标准。学校主办公开出版发行学术期刊6种,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种、CSCD收录期刊2种、科技核心4种,并与Elsevier合办国际期刊《Ore and Energy Resource Geology》。学校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四川省高校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育廉馆”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