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高考理科考生443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43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新疆理科443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新疆高考理科44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新疆高考理科44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湖南大学(公办)、上海外国语大学(公办)、成都中医药大学(公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公办)、东北农业大学(公办),一共218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新疆高考理工类443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新疆(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43分的院校一共有11所。其中公办院校11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1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湖南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443/1345 |
2024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443/1345 |
2024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443/1345 |
2023 | 华南理工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单列类外语) | 443/1174 |
2023 | 浙江工商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443/11273 |
2023 | 沈阳药科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443/11273 |
2022 | 四川大学(预科)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443/11032 |
2022 |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443/11032 |
2022 | 浙江工商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443/11032 |
在新疆理科443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1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新疆高考理科44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新疆高考理科443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湖南大学简介
湖南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前临碧波荡漾的湘江,后倚秀如琢玉的岳麓山,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称。
学校下设27个学院,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大门类,形成了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人文社会学科独具特色、生命医学学科兴起、新兴交叉学科活跃的学科布局。拥有本科专业8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2、成都中医药大学简介
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原名成都中医学院,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60余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学校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疗单位、科研机构及学术团体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之一,与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泰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学校开展国际教育与交流合作。学校开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基尔健康医学院”,设有“葡萄牙宝德分校”“南非分校”“加拿大分校”等;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共建成都中医药大学(澳门)国际学院;在黑山、德国、白俄罗斯设有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分院;在塔吉克斯坦建设“中国-塔吉克斯坦传统医药中心”;是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教育、医疗)基地”及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研究合作中心”,联合国人口基金“南南合作培训中心”。
3、沈阳药科大学简介
沈阳药科大学1931年始建于江西瑞金,前身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关怀下创办的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调剂班。1934年,学校跟随红军长征,在二万五千里征途中历练,边走边学,边学边战,“马背上的药箱”精神与光荣传承至今,为祖国革命事业和药学事业发展培养了十五万余名药学专门人才,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综合性药科大学。
学校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英国、丹麦、俄罗斯、日本、韩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73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加大海外人才的引智力度,建立了1个国家级引智基地,每年聘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科研合作;积极拓展国家公派、联合培养、交换学习、海外实习基地建设等国际交流项目,引入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