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高考物理类考生488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88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河北物理类488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河北高考物理类488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河北高考物理类488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长沙理工大学(公办)、贵州财经大学(公办)、玉溪师范学院(公办)、上饶师范学院(公办)、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民办),一共448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河北高考理工类488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河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88分的院校一共有32所。其中公办院校29所,民办院校3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32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长沙理工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88/141822 |
2024 | 贵州财经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88/141822 |
2024 | 玉溪师范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88/141822 |
2023 | 湖北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88/115594 |
2023 | 河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88/115594 |
2023 | 赣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88/115594 |
2022 | 淮阴师范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88/104962 |
2022 | 广西民族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88/104962 |
2022 | 湖南工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488/104962 |
在河北物理类488分可以上的大学(共32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河北高考物理类488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河北高考物理类488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长沙理工大学简介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艺、交叉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立足新时代,学校将传承和发扬优良办学传统,实施“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战略,坚持育人为本、人才集聚、交叉创新、服务融合、文化引领,着力打造特色人才培养重地、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一流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先进文化传承传播前沿阵地,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培养“底色亮、实践强、善创新、敢担当”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和行业精英,实现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决胜建成“百强”大学,向创新型高水平大学迈进。
2、淮阴师范学院简介
淮阴师范学院坐落于风景旖旎、人文荟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周恩来总理故乡江苏省淮安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等学府。
学校目前拥有长江路、交通路两个校区,占地近2000亩,校舍面积63万平方米。设有20个二级学院,专业设置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万余人、硕士研究生100余人。
3、湖南工学院简介
湖南工学院坐落于湖南省第二大城市、湖湘文化发源地之一、湘南地区中心城市——衡阳市,是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由湖南建材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大学衡阳分校合并升格的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2009年12月湖南工业科技职工大学整体并入,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立足衡阳,面向湖南,辐射全国,重点面向现代工业企业,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一所以工为主,经、管、文、理、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科技服务能力,培养基础实、技术精、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本科院校。
学校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产学研合作紧密。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科研平台19个,省级教育科学研究基地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近年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300余项,获厅局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56项;公开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50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708项,出版学术专著144部;获省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含规划课题、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等)418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6项。学校以理事会、校友会、基金会为平台,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重点,围绕地方、行业发展需要,与企业合作,实施项目式、两嵌入式等协同育人机制,先后与中广核、大亚湾、岭澳等多家核电站、苏州热工院、皇朝家私、杭州全盛机电、上海恒企教育、新欧鹏集团、湘窖酒业、深圳联得装备、力特实业、衡阳运输机械有限公司等309家企业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科技服务、创新创业、实习实训、教学评价、设立奖助基金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加强先进制造技术、新型建筑材料、智慧安全与人工智能控制工程等9个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已获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