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考生多少分能上云南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云南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云南大学在广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广西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大学
2025年广西新高考考生要想上云南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92分左右(位次1836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42分左右(位次29771名左右)。
1、2024年云南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63分(位次4566),理科为564分(位次19462)。
2、2023年云南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90分(位次2157),理科为545分(位次17410)。
3、2022年云南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65分(位次4612),理科为525分(位次22445)。
注:以上只是广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云南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云南大学在广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西(文科) | 本科 | 563 | 4566 | 400 |
2024 | 广西(文科) | 本科 | 574 | 3353 | 400 |
2024 | 广西(文科) | 本科 | 581 | 2709 | 400 |
2024 | 广西(文科) | 本科 | 581 | 2709 | 400 |
2024 | 广西(文科) | 本科 | 585 | 2375 | 400 |
2024 | 广西(文科) | 本科 | 594 | 1716 | 400 |
2023 | 广西(文科) | 本一 | 590 | 2157 | 528 |
2022 | 广西(文科) | 本一 | 565 | 4612 | 532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西(理科) | 本科 | 564 | 19462 | 371 |
2024 | 广西(理科) | 本科 | 569 | 17385 | 371 |
2024 | 广西(理科) | 本科 | 570 | 16990 | 371 |
2024 | 广西(理科) | 本科 | 572 | 16189 | 371 |
2024 | 广西(理科) | 本科 | 573 | 15823 | 371 |
2024 | 广西(理科) | 本科 | 584 | 11949 | 371 |
2024 | 广西(理科) | 本科 | 587 | 10985 | 371 |
2024 | 广西(理科) | 本科 | 588 | 10680 | 371 |
2023 | 广西(理科) | 本一 | 545 | 17410 | 475 |
2022 | 广西(理科) | 本一 | 525 | 22445 | 47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广西高考多少分能上云南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云南大学简介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1923年正式开学,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37年,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出任校长,一大批著名学者受聘到校任教,奠定了学校较高的发展基础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开创了云大办学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著名大学之一。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在世界最具影响的大学之一。
云南大学下设28个学院、10个研究机构,1个附属医院,设有研究生院。云南大学现有教职员工3000余人(不包括附属医院),其中专业技术岗位27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近1300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近1500人。学校有全日制本科生近1700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近12000人,博士研究生1500余人,学历教育国际学生近1500人。学校占地面积4367亩,有呈贡校区和东陆校区,公用校舍建筑面积133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5亿余元,图书馆纸质藏书400万余册。学校是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云南主节点单位。
学校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1个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察站,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科学决策咨询研究中心。有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4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拥有实验动物中心、先进计算中心、电镜中心、1.6米多通道测光巡天望远镜等一批重大科研设施平台。学校为教育部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