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考生多少分能上河池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河池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河池学院在湖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湖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河池学院
2025年湖北高考考生要想上河池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82分左右(位次27370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75分左右(位次109482名左右)。
1、2024年河池学院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87分(位次25815),物理类为482分(位次104429)。
2、2023年河池学院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7分(位次28244),物理类为478分(位次93886)。
3、2022年河池学院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83分(位次28445),物理类为450分(位次98248)。
注:以上只是湖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河池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河池学院在湖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487 | 25815 | 432 |
2023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477 | 28244 | 426 |
2023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480 | 27223 | 426 |
2022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483 | 28445 | 435 |
2022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484 | 28040 | 43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482 | 104429 | 437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490 | 97720 | 437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490 | 97720 | 437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494 | 94438 | 437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478 | 93886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478 | 93886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481 | 91884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484 | 89970 | 424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450 | 98248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452 | 96821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459 | 91957 | 40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河池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河池学院简介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广西省宜山师范学校,历经广西宜山专区师范学校、柳州师专、广西河池地区宜山师范学校等办学阶段,1978年12月国务院批准在宜山师范学校为基础上建立河池师范专科学校,1979年5月经中共河池地委批准复办宜山师范学校(后更名为宜州民族师范学校),1994年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宜州民族师范学校合并基础上建立河池学院。2011年12月,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3年,学校获批为广西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16年1月,学校获批成为自治区层面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9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经过70多年办学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初具特色的多科性地方本科院校。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现有龙江、金山湖(新校区在建)2个校区组成。校园占地面积3600亩(含规划用地1500亩),龙江校区校舍建筑总面积为36.783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857人,其中专任教师671人,高级职称228人,包含正高、副高职称。硕士以上学位570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15人。外聘教师151人。目前,全日制在校生近16000人,并逐年扩招办学规模,生源分别来自广西、山东、四川、海南、江西、福建等全国19个省,并招收10多个国家留学生。
学校坚持学科建设为引领,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3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0多项,市厅级项目600多项,纵向科研项目经费达2653多万元,获得自治区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4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476项。立足地方,走产学研用融合、校企合作转型发展之路,创建了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包括现代蚕桑丝绸产业学院、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大数据产业学院等。依托河池的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水电之乡、世界长寿之乡、世界铜鼓之乡、刘三姐故乡的“五乡”丰富自然物质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创建了“五院一中心”平台,包括广西现代蚕桑丝绸产业学院、长寿养生旅游学院、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中心、刘三姐艺术学院、新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共建广西河池国情调研基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