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河北高考历史类595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11-17 16:42:56

2025年河北高考历史类考生595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9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河北历史类595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河北高考历史类595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河北高考历史类595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河北高考历史类595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辽宁大学(公办)、广西大学(公办)、扬州大学(公办)、西南财经大学(公办)、中国民航大学(公办),一共856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河北高考文史类595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河北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95分的院校一共有8所。其中公办院校8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8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辽宁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95/5114
2024广西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95/5114
2024扬州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95/5114
2023河海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95/3205
202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公办历史类本科595/3205
2022四川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95/2697
2022山东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95/2697
2022西南交通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595/2697
在河北历史类595分可以上的大学(共8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河北高考历史类595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河北高考历史类595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辽宁大学简介

辽宁大学是一所具备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艺等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即沈阳崇山校区、沈阳蒲河校区和辽阳武圣校区。学校占地面积2222亩,校舍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

辽宁大学源起于1948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在沈阳建立的商业专门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专门商科高校。1953年,东北商业专科学校合入东北财经学院。1958年,东北财经学院、沈阳师范学院的部分科系与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辽宁大学,朱德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2、广西大学简介

广西大学坐落于素有“中国绿城”之称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现有国家特色专业12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15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学团队17个,国家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建成实验教学中心25个,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获得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认定3门,获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学校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高校(全国50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99所)、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全国100所)等。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得全国金奖3项。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全国金奖1项,捧获“优胜杯”。

3、西南交通大学简介

西南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协同创新计划”重点建设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成都。

建有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以及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另有40余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了以世界公认的“沈氏理论”和“翟孙模型”为标志的铁路大系统动力学基础研究体系,累计主持和参与获得国家科技奖励61项,其中参与特等奖2项,主持一等奖3项、二等奖15项,科技成果4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获批国家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科技人才评价试点、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等建设名单。当前,学校正以锻造国家轨道交通战略科技力量、引领未来轨道交通发展为目标,围绕高速铁路、重载铁路、磁浮交通、新型城轨、真空管道超高速等领域有组织地开展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大力推进“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总投资5.8亿元)”和“准环对称仿星器(总投资2.8亿元)” 大科学装置建设, 以及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超导高速磁浮技术”工程化及试验线建设。通过设立前沿科学研究院和未来技术研究院等,大力发展前沿交叉学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