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考生多少分能上滨州医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滨州医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滨州医学院在湖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湖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滨州医学院
2025年湖南高考考生要想上滨州医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97分左右(位次25538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32分左右(位次176084名左右)。
1、2024年滨州医学院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513分(位次74125)。
2、2023年滨州医学院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95分(位次22041),物理类为428分(位次155225)。
3、2022年滨州医学院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9分(位次21842),物理类为492分(位次79375)。
注:以上只是湖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滨州医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滨州医学院在湖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495 | 22041 | 428 |
2022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509 | 21842 | 45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13 | 74125 | 422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428 | 155225 | 415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07 | 75161 | 415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07 | 75161 | 415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65 | 32192 | 415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492 | 79375 | 414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498 | 73422 | 414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05 | 66834 | 414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48 | 32900 | 414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滨州医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滨州医学院简介
滨州医学院是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山东省省市共建高校、山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原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1956年3月独立建制为青岛医学院,1970年10月整体搬迁至山东省惠民地区行署驻地北镇办学,1974年11月设立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1981年9月改称北镇医学院,1983年3月随驻地更名为滨州医学院,2002年烟台校区投入使用。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药学科为优势,残疾人高等教育、康复高等教育为特色,医、理、工、管、教等多学科门类渗透融合、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医学院校。
办学规模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7793人,其中本科生15538人、硕士研究生1919人,面向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招生;有留学生336人。现设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药学院(葡萄酒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外国语与国际交流学院、康复医学院、老年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院(系)。
学科专业 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儿科学、中医学、药学、康复治疗学、特殊教育、生物制药、智能医学工程等3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4个、一流专业建设点25个。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临床医学致力于“卓越医生”培养和新医科建设,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获批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药学坚持走产学研用融合、校企合作特色发展之路,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50%,口腔医学、护理学进入GDI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前50%;学校进入软科中国医科实力A大学行列。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医学人文研究中心等8个,省市共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直属附属医院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2个。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门,山东省一流课程29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