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考生多少分能上西南民族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西南民族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西南民族大学在河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河南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南民族大学
2025年河南新高考考生要想上西南民族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48分左右(位次1327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22分左右(位次111692名左右)。
1、2024年西南民族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22分(位次25181),理科为515分(位次123701)。
2、2023年西南民族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50分(位次22698),理科为519分(位次117138)。
3、2022年西南民族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26分(位次24075),理科为515分(位次109967)。
注:以上只是河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西南民族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西南民族大学在河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文科) | 本一 | 564 | 8193 | 521 |
2024 | 河南(文科) | 本一 | 565 | 7940 | 521 |
2024 | 河南(文科) | 本二 | 522 | 25181 | 428 |
2023 | 河南(文科) | 本一 | 586 | 7755 | 547 |
2023 | 河南(文科) | 本一 | 587 | 7495 | 547 |
2023 | 河南(文科) | 本二 | 550 | 22698 | 465 |
2022 | 河南(文科) | 本一 | 559 | 8379 | 527 |
2022 | 河南(文科) | 本一 | 561 | 7749 | 527 |
2022 | 河南(文科) | 本二 | 526 | 24075 | 44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理科) | 本一 | 523 | 111166 | 511 |
2024 | 河南(理科) | 本一 | 568 | 51686 | 511 |
2024 | 河南(理科) | 本二 | 515 | 123701 | 396 |
2023 | 河南(理科) | 本一 | 568 | 49343 | 514 |
2023 | 河南(理科) | 本一 | 568 | 49343 | 514 |
2023 | 河南(理科) | 本二 | 519 | 117138 | 409 |
2022 | 河南(理科) | 本一 | 557 | 50915 | 509 |
2022 | 河南(理科) | 本一 | 560 | 47459 | 509 |
2022 | 河南(理科) | 本二 | 515 | 109967 | 40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南民族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西南民族大学简介
砥砺奋进,岁月流金。西南民族大学坐落于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是国家民委直属综合性普通高校,国家民委、教育部、四川省、成都市共建高校。学校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是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邓小平同志先后两次为学校题词。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南民委主任王维舟为首任院长。2003年学校在首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3年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7年、2020年连续两届荣膺“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励精图治,笃行致远。学校现有26个学院,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涵盖12个学科门类的本科招生专业72个,省(部)级重点(建设)学科9个,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培育)学科10个,工程学、化学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13个专业获批省级及以上“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含4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本科特色专业6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10个,5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1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达1100余万册(含电子文献)。学校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中央部属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连续十次被评为“四川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先进单位”。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学校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大力加强中华文化教育,推进“三全育人”,多项成果分获全国、四川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一等奖,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校以来,25万多名各族学子从学校踏入社会建功立业。其中,涌现出“改革先锋”——全面从严治党中纪检监察干部的优秀代表、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涌现出不少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和大批各级领导干部,他们积极投身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为民族地区“回得去、留得下、用得上、靠得住、干得好”的“永久牌”人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