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高考492分能上什么大学(492分可以报考的本科或好专科学校)

更新时间:2024-07-21 14:24:50

2024年高考492分左右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92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

高考492分能上什么大学

一、高考492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1、492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沈阳音乐学院(公办)、湖南工业大学(公办)、福建商学院(公办)、昆明文理学院(民办)、浙江科技学院(公办)等,一共315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2、492分能上的好大学有(专科批):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办)、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公办)、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公办),一共5所专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4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高考492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2023年各大学在各省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92分的院校一共405所。其中公办院校333所,民办院校7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315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5所。

序号院校属性招生省份科目批次最低分
1凯里学院公办广东历史类本科492
2菏泽学院公办广东物理类本科492
3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民办海南综合类本科492
4绵阳师范学院公办湖北物理类本科492
5山东英才学院民办海南综合类本科492
6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公办宁夏文科本一492
7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民办广东物理类本科492
8蚌埠医学院公办四川理科本二492
9重庆交通大学公办重庆物理类本科492
10福建农林大学(中外合作)公办安徽文科本二492
11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类专业)公办甘肃文科本一492
12贵阳学院公办江苏物理类本科492
13长春中医药大学公办湖南物理类本科492
14黑龙江科技大学公办广东历史类本科492
15赣南医学院公办湖南物理类本科492
16山西医科大学公办湖南历史类本科492
17滨州医学院公办广西文科本二492
18西昌学院公办河南理科本二492
19广州体育学院公办湖南物理类本科492
20浙江科技学院公办云南理科本二492
21山西师范大学公办福建物理类本科492
22湖北民族大学公办辽宁物理类本科492
23渭南师范学院公办湖北历史类本科492
24河南农业大学公办重庆历史类本科492
25河南理工大学(与鹤壁市政府联办工程技术学院)公办河南理科本二492
26新疆理工学院公办广东物理类本科492
27河南大学公办重庆物理类本科492
28邵阳学院公办江苏物理类本科492
29五邑大学公办陕西文科本二492
30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民办广东物理类本科492
492分可以上的大学(共405所),更多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30所院校,492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完整名单,请见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三、492分可以报考的院校简介

1、凯里学院

凯里学院坐落在被誉为“森林之州、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的锦绣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贵州省凯里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本科普通高校。2023年6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共建凯里学院协议,凯里学院成为省部共建高校。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面向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与美国、俄罗斯及东南亚部分国家等10余所高校建立了国际学生交流项目和大学生夏令营等项目合作关系。从1992年开始招收国际学生,累计培养了来自德国、韩国、泰国、老挝、印尼、柬埔寨等国家的学历生、语言进修生、交换生等300余人。2020年,与贵州中科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共建微电子与人工智能学院,与中文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共建凯里学院柬埔寨分校战略合作协议,举办了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大学生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等活动。2022年,获教育部批准与英国雅顿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教育项目,每年拟招生120人,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2、菏泽学院

菏泽学院坐落在美丽的“中国牡丹之都”——山东省菏泽市。菏泽古称曹州,是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曾数度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誉,是全国闻名的“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

学校开放合作办学取得突破。实施“开放活校”战略,以开放促新局,以合作谋共赢。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开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合作新领域,加入了泰中教育联盟和“中俄(山东)教育国际合作联盟”,国际友好学校达到81所。与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联合申报的物理学本科专业合作办学项目顺利招生,填补了学校本科专业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空白。加强“海智工作站”建设,海智专家总数达60人,开展海智专家系列讲座活动。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新机制,实施研究生联合培养。积极开展国(境)外访学、学术交流和对外汉语教学等工作。推进理事会、基金会、校友会建设,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在扩大开放中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3、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是一所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1999年由长春工业大学和吉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2004年被教育部确认为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独立学院。2005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独立学院办学条件和教学状态专项评估,评价是“专家办学,注重投入,重视质量,管理规范,德育特色”。2008年被吉林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与长春工业大学建立硕士研究生教育联盟,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23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学校现有在校生一万余人,已形成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六个学科门类,41个本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中心、质量第一的办学思想,具有培养奉献和创新精神强、专业技能和基础能力强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 公有民办的办学体制 2006年12月,三位创建人陈坚、张兆华、尹长河共同发表声明:“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全部资产归学校所有(含创立时的投入),不归创建人所有,不归其他单位和个人所有,今后永久不变更。”学校成为一所“公有民办”体制高等院校。2014年3月,学校被吉林省教育厅确定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单位。同年,学校提出“共创、共享、共荣”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2016年12月,学校作为吉林省省属高校唯一代表,参加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积极开展公益性、非营利性办学,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学校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和层次。学校各学院均有名师担任院长和学科带头人。现有教师47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32人,占教师总数的48.9%;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383人,占教师总数的80.8%;“双师型”教师78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优秀教师、长白山技能名师等高层次人才十余人,国家级领军型人才1人,省部级领军人才1人,省域拔尖人才5人。 完善的办学条件 学校坐落于享有“亚洲最大人工林海”美誉的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校园环境幽雅,校园绿化面积达48.8%。学校建有近百个实验室和设计室、9个实训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汽车实训中心、电气电子自动化实训中心、软件实训中心、机器人实训中心、会计实训中心、新商科人才培养实践中心、工程管理实训中心、外语多功能实训中心)、2个大学生创新室;建有19000平方米的图书馆,馆内藏书299万余册,中外文期刊27200余种,拥有中国知网博硕论文系列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超星数字资源平台、马列主义专题数据库、网上报告厅、MOOCs学习平台,先后加入CALIS、CASHL、CADAL等资源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建有标准400米塑胶运动场和多功能体育馆;各类生活服务设施齐全。 坚强的组织保障 学校建校伊始即成立了党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学校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党委班子组织设置和运行机制,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在保证政治方向、凝聚师生员工,推动学校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学校先后被推选为全国民办高校德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民办高校党建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党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等,多次被评为吉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近年来,学校先后获评“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全省社会组织党建创新示范基地”。学校现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个,“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省高校“党建优秀品牌”1个。 “两强”的办学特色 奉献和创新精神强: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实现学生理论学习全覆盖。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扎实推进学生“三爱”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爱国、敬业、奉献、诚信”的品格;以“开展校园文化和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奉献、创新”精神。为鼓励学生刻苦学习,除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外,学校还设立成才奖学金等校内奖学金,用于激励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专业技能和基础能力强:学校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专业特色,进行深度教学改革。根据人才培养需要,改革课程体系,实施分流分级教学模式,重点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基础能力培养。各专业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实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使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技之长。学校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按产业需求调整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亚泰集团、修正药业、一汽国际物流、吉林建龙集团、吉利汽车、金田铜业等一百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取得较大进展。学校充分利用校内专业实验室、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共同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韩国等国家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留学深造机会,拓展国际视野。 丰硕的办学成果 学校获得全国“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称号;多次被评为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长春市“文明校园”、长春高校文明杯“优胜单位”、长春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长春高校系统“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教育教学取得丰硕成果,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省级转型发展试点专业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省级金课、一流课程10门,省级学科育人、课程思政示范(建设)课程3门,省级精品、优秀课程23门;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吉林省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3个,吉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吉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吉林省卓越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项,省级教育科研平台1个;吉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吉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基地1个,获得吉林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其它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奖100余项。我校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学科专业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近5年共有3000余人次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1000余项。学校已累计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近39000名,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省内高校前列,就业质量不断提高。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特别是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逐年提升,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中国教育报、香港大公报、吉林日报、新华网等媒体广泛报道了学校特色兴校的经验成果,其中《中国教育报》连续6年对学校进行了全方位报道。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