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内蒙古高考理科考生273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273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内蒙古理科273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内蒙古高考理科27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内蒙古高考理科27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专科批):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公办)、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公办)、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办)、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公办)、武汉警官职业学院(公办),一共343所专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4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内蒙古高考理工类录取线为273分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3-2021年各大学在内蒙古(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273分的院校一共有9所。其中公办院校7所,民办院校2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9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3 |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 | 公办 | 理科 | 专科 | 273/0 |
2023 |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 公办 | 理科 | 专科 | 273/0 |
2023 |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理科 | 专科 | 273/0 |
在内蒙古理科273分可以上的大学(共9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内蒙古高考理科27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内蒙古高考理科273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简介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是整合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资源,经教育部批准、甘肃省政府同意设置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学校前身是隶属于中国气象局的原国家重点中专兰州气象学校(始建于1951年)和隶属于甘肃省煤炭工业局的甘肃煤炭职工大学(始建于1984年)。2004年经教育部备案、甘肃省政府批准,两校合并改建为我国西部第一所资源环境类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21年3月,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将国家重点中专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始建于1951年)整体并入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20473人,其中本科生3988人、专科生16485人。现有4个校区,1个产教融合示范园,占地面积2307亩,建筑面积43.3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254万元,与政府、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10个,建有校内实训室191个(含3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图书馆藏书143万册。
2、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简介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位于牡丹江市西安区温春镇。学校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东北农学院牡丹江分院,本科建制。1962年转设为中专,2002年升格为专科院校,2019年8月由隶属于省农业农村厅转隶省教育厅。学院占地12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03亿元,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45个、实训室149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3亿元,图书馆藏书71.5万册。47个高职专业面向23个省招生,全日制普通专科在校学生7885人,扩招学生4316人。
打造了高水平产教融合平台。政校企行联动,打造“14347”高水平产教融合平台(1个职教集团、4个产业学院、3个协同创新中心、4个试验站、7个基地);牵头成立了黑龙江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获批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建阿里巴巴农村电商学院、俄速通跨境数字贸易产业学院等4个产业学院;与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等共建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4个,被农业部确立为国家级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和全国首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示范基地,被科技部确立为对俄外向型星火产业科技培训基地、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国家级星创天地,被人社部确立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被教育部确立为国家现代农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育基地。
3、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学校位于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是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国家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A档学校、湖南省卓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楚怡”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湖南省实习管理强校、湖南省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强校、湖南省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湖南省绿色校园和节水型高校、长沙市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单位。
近年来,学校聚焦内涵提升,提升办学质量,重点培养智能制造产业链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建成了“智能+ ”专业特色发展的样本,成为精准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典范,双师教师队伍素质精良,培养了一大批新时代创客工匠,办学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广受社会赞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红网》等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对学校办学成果报道千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