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考生多少分能上河南师范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河南师范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河南师范大学在江苏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江苏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河南师范大学
2025年江苏新高考考生要想上河南师范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43分左右(位次20899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17分左右(位次122979名左右)。
1、2024年河南师范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42分(位次21167),理科为509分(位次132150)。
2、2023年河南师范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38分(位次22445),理科为520分(位次106376)。
3、2022年河南师范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24分(位次22611),理科为514分(位次92076)。
注:以上只是江苏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河南师范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河南师范大学在江苏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文科) | 本科 | 542 | 21167 | 478 |
2024 | 江苏(文科) | 本科 | 552 | 17143 | 478 |
2023 | 江苏(文科) | 本科 | 538 | 22445 | 474 |
2023 | 江苏(文科) | 本科 | 552 | 16960 | 474 |
2022 | 江苏(文科) | 本科 | 524 | 22611 | 471 |
2022 | 江苏(文科) | 本科 | 528 | 20594 | 471 |
2022 | 江苏(文科) | 本科 | 536 | 16607 | 471 |
2022 | 江苏(文科) | 本科 | 549 | 11251 | 47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理科) | 本科 | 509 | 132150 | 462 |
2023 | 江苏(理科) | 本科 | 520 | 106376 | 448 |
2023 | 江苏(理科) | 本科 | 557 | 69274 | 448 |
2023 | 江苏(理科) | 本科 | 563 | 63654 | 448 |
2022 | 江苏(理科) | 本科 | 514 | 92076 | 429 |
2022 | 江苏(理科) | 本科 | 539 | 65403 | 429 |
2022 | 江苏(理科) | 本科 | 559 | 45011 | 42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河南师范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河南师范大学简介
河南师范大学位于豫北名城新乡市,北依巍巍太行,南濒滔滔黄河,坐落在广袤的牧野大地、美丽的卫水之滨。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国家“111计划”实施高校、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和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三度蝉联全国文明单位,入选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拔尖人才辈出。建校以来,曹理卿、郝象吾、孙祥正、赵新吾、赵纪彬、李俊甫、姚从工、魏明初、樊映川、杜孟模、孙作云、黄敦慈、许梦瀛、卢锦梭等著名学者先后在此执教治学。近年来,又涌现出王键吉、鲁公儒、徐存拴、郭宗明、常俊标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现有在岗教职工3200余人,其中,双聘院士9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百人计划、长江学者、中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100余人,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3个,国家教学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人。根据近几年的中国大学评价,我校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师绩效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学校是国家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拥有4个国家级、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3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国家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得国家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02项、国家教学成果奖11项(近五届)。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屡获佳绩,在教育部主办的“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中,团体成绩连续6届位列前三名,并获得第七届大赛唯一最高奖——创新奖。此外,还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跆拳道世界杯团体赛冠军以及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中国舞蹈荷花奖等艺术类三大最高奖项,成为全国同时拥有三大奖的唯一高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