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考生多少分能上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在湖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湖北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2025年湖北新高考考生要想上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48分左右(位次38837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33分左右(位次143165名左右)。
1、2024年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49分(位次38766),理科为437分(位次140240)。
2、2023年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46分(位次39960),理科为431分(位次125100)。
3、2022年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54分(位次41009),理科为413分(位次124557)。
注:以上只是湖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在湖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北(文科) | 本科 | 449 | 38766 | 432 |
2024 | 湖北(文科) | 本科 | 450 | 38417 | 432 |
2023 | 湖北(文科) | 本科 | 446 | 39960 | 426 |
2023 | 湖北(文科) | 本科 | 455 | 36367 | 426 |
2022 | 湖北(文科) | 本科 | 454 | 41009 | 435 |
2022 | 湖北(文科) | 本科 | 456 | 40030 | 43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北(理科) | 本科 | 437 | 140240 | 437 |
2024 | 湖北(理科) | 本科 | 439 | 138736 | 437 |
2024 | 湖北(理科) | 本科 | 448 | 131786 | 437 |
2024 | 湖北(理科) | 本科 | 455 | 126288 | 437 |
2024 | 湖北(理科) | 本科 | 469 | 115074 | 437 |
2023 | 湖北(理科) | 本科 | 431 | 125100 | 424 |
2023 | 湖北(理科) | 本科 | 439 | 119829 | 424 |
2022 | 湖北(理科) | 本科 | 413 | 124557 | 409 |
2022 | 湖北(理科) | 本科 | 426 | 115490 | 40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简介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春城昆明。学校创办于2001年,是一所工科为主,经、管、文、法、理、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学校现有高新、空港2个校区,占地面积922亩,主校区为空港校区,位于昆明空港经济区。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目前拥有教职员工770人,其中“双师型”教师287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4.89%,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3.7%。现有云岭教学名师1人、云南省省级教学名师2人、云南省高等学校卓越青年教师2人、获得云南省青年五四奖章教师1人,拥有云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昆明市职工创新工作室1个,云南省虚拟教研室培育项目1个,为学校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学校坚持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竞赛水平不断提高。学校连续七年被评为“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拥有“省级校园服务平台”“省级众创空间”,荣获2018年度全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学生累计获得省市区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奖项121项;设有昆明理工大学国家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一津桥分部、昆明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津桥分园,先后获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建设项目、云南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设项目、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设项目共计200余项。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700余项,其中国际级奖项、国家级奖项共计400余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