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考生多少分能上北京化工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北京化工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北京化工大学在湖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湖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北京化工大学
2025年湖北高考考生要想上北京化工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77分左右(位次4743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87分左右(位次24051名左右)。
1、2024年北京化工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80分(位次4361),物理类为586分(位次24681)。
2、2023年北京化工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80分(位次4105),物理类为588分(位次24886)。
3、2022年北京化工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73分(位次3988),物理类为561分(位次23630)。
注:以上只是湖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北京化工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北京化工大学在湖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580 | 4361 | 432 |
2023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580 | 4105 | 426 |
2022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573 | 3988 | 43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86 | 24681 | 437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96 | 19537 | 437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08 | 14116 | 437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12 | 12536 | 437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88 | 24886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97 | 20672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12 | 14316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16 | 12783 | 424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61 | 23630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70 | 19208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79 | 15251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80 | 14853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81 | 14468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87 | 12196 | 40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北京化工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北京化工大学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发展所需的高级化工技术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
学校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现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8人(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其他国家院士5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8人次,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四青”人才75人次,“973”首席科学家8人次,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8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人,“首都科技领军人才”获得者5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65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7人(含青年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首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30人。
学校学科实力稳步增强,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国家第五轮学科评估中A类学科取得显著突破。2024年1月,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生态/环境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地球科学、物理学等9个学科位列ESI排名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居ESI 排名前1‰。“强工、厚理、兴文、重交叉”学科体系持续完善,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涵盖14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交叉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66个本科专业(含9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19个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1个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8个博士后流动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