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内蒙古高考理科361分能上哪些大学2025(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09-12 16:14:11

2025年内蒙古高考理科考生361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361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内蒙古理科361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内蒙古高考理科361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内蒙古高考理科36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内蒙古高考理科36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四川传媒学院(民办)、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民办)、湖南工学院(公办)、南昌理工学院(民办)、青岛城市学院(民办),一共79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内蒙古高考理工类361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内蒙古(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361分的院校一共有26所。其中公办院校6所,民办院校2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26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四川传媒学院民办理科本二A361/61828
2024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民办理科本二A361/61828
2024湖南工学院(B)公办理科本二B361/61828
2023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公办理科本二A361/51106
2023北华大学公办理科本二A361/51106
2023潍坊学院公办理科本二A361/51106
2022长春工程学院(中外合作)公办理科本二A361/48570
在内蒙古理科361分可以上的大学(共26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内蒙古高考理科361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内蒙古高考理科361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湖南工学院简介

湖南工学院坐落于湖南省第二大城市、湖湘文化发源地之一、湘南地区中心城市——衡阳市,是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由湖南建材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大学衡阳分校合并升格的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2009年12月湖南工业科技职工大学整体并入,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立足衡阳,面向湖南,辐射全国,重点面向现代工业企业,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一所以工为主,经、管、文、理、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科技服务能力,培养基础实、技术精、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本科院校。

学校大力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10余个国家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具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与英国桑德兰大学合作举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2、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简介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坐落于享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盛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学校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公办多科性本科院校、全国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全国最早独立设置的八所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之一、江西省唯一一所以职教师资培养为特色的本科高校,是江西省公费师范生培养高校,主要培养职教师资、普教师资和其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经过7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格局。2008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估专家也对学校扎实的教学工作、明显的办学成效和鲜明的办学特色给予了充分肯定。学校200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是江西省“十四五”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办学思想 学校自觉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和使命,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教育传统,恪守“明德精业”的校训,弘扬“团结进取 自强自新”的校风,树立“厚德博学 教书育人”的教风,践行“立志高远 勤学创新”的学风,坚持以红色文化赋能职业教育为特色,以“科技+”“师范+”为特色,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为特色,攻坚克难,改革创新,为建成全国一流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3、潍坊学院简介

潍坊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山东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风筝之都、全国文明城市——山东潍坊。学校是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A类单位、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省文明校园,是省教育厅与潍坊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展,先后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审核评估,被确定为省首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国家教育改革试验区首批试点建设的省教师教育基地、国家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省首批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