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考生多少分能上山东协和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山东协和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山东协和学院在安徽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东协和学院
2025年安徽高考考生要想上山东协和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61分左右(位次45665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37分左右(位次210049名左右)。专科批:历史类预估需207分左右(位次134581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331分左右(位次287567名左右)。
【本科批】
1、2024年山东协和学院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66分(位次43361),物理类为477分(位次159611)。
2、2023年山东协和学院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59分(位次42380),物理类为436分(位次155388)。
3、2022年山东协和学院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92分(位次43669),物理类为435分(位次164054)。
【专科批】
1、2024年山东协和学院在安徽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200分(位次135217)。
2、2023年山东协和学院在安徽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206分(位次148984),物理类为329分(位次257838)。
3、2022年山东协和学院在安徽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245分(位次161731),物理类为215分(位次276108)。
注:以上只是安徽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山东协和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山东协和学院在安徽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安徽(历史类) | 本科 | 466 | 43361 | 462 |
2024 | 安徽(历史类) | 本科 | 469 | 42181 | 462 |
2024 | 安徽(历史类) | 专科 | 200 | 135217 | 200 |
2023 | 安徽(历史类) | 本二 | 459 | 42380 | 440 |
2023 | 安徽(历史类) | 专科 | 206 | 148984 | 200 |
2022 | 安徽(历史类) | 本二 | 492 | 43669 | 480 |
2022 | 安徽(历史类) | 专科 | 245 | 161731 | 20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477 | 159611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478 | 157457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479 | 156329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482 | 151257 | 465 |
2023 | 安徽(物理类) | 本二 | 436 | 155388 | 427 |
2023 | 安徽(物理类) | 专科 | 329 | 257838 | 200 |
2022 | 安徽(物理类) | 本二 | 435 | 164054 | 435 |
2022 | 安徽(物理类) | 专科 | 215 | 276108 | 20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山东协和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山东协和学院简介
山东协和学院创建于1993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校,是山东省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首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首批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首批山东省绿色学校和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在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中,连续3年位居同类高校第一名。在2023、2024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连续两年位居全国民办高校主榜第一名。
学校建有省级教学团队、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省高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团队、山东省哲学社科人才团队、省级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山东省教学管理先进个人、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高层次人才。
学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山东省企业实训基地、山东省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拥有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山东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优质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山东省高等学校文科实验室、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特色实验室。承担科研项目1597项,发表研究论文5355篇;获得科研成果奖1017项、授权专利642件、软件著作权889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