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考生多少分能上安徽建筑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安徽建筑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安徽建筑大学在湖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湖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安徽建筑大学
2025年湖南高考考生要想上安徽建筑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97分左右(位次25616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02分左右(位次85383名左右)。
1、2024年安徽建筑大学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3分(位次19785),物理类为495分(位次94240)。
2、2023年安徽建筑大学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95分(位次22041),物理类为498分(位次83200)。
3、2022年安徽建筑大学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491分(位次80365)。
注:以上只是湖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安徽建筑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安徽建筑大学在湖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513 | 19785 | 438 |
2023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495 | 22041 | 428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495 | 94240 | 422 |
2024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04 | 83835 | 422 |
2024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29 | 58417 | 422 |
2024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30 | 57491 | 422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498 | 83200 | 415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02 | 79588 | 415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10 | 72503 | 415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12 | 70811 | 415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19 | 64860 | 415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491 | 80365 | 414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492 | 79375 | 414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492 | 79375 | 414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01 | 70544 | 414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08 | 64111 | 414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安徽建筑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安徽建筑大学简介
安徽建筑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始建于1958年。学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省优秀教学管理集体、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
学校设有13个学院,64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管、理、艺、文、法、经七大学科门类。全日制本科生18600余人,研究生2400余人。专任教师1247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14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98人),博士生导师44人,硕士生导师768人。拥有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46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26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1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地方性领军人才45人,享受国务院、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13人。
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大力实施质量工程并取得突出成绩。近年来,获得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44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000余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9项,省级产业学院6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通过专业1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4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新工科项目5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虚拟教研室”入选国家首批专业建设类虚拟教研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