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考生多少分能上中国传媒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中国传媒大学在湖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湖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中国传媒大学
2025年湖南高考考生要想上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89分左右(位次3017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89分左右(位次18511名左右)。
1、2024年中国传媒大学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84分(位次3648),物理类为571分(位次27855)。
2、2023年中国传媒大学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90分(位次2546),物理类为584分(位次22037)。
3、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80分(位次2569),物理类为565分(位次22773)。
注:以上只是湖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中国传媒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中国传媒大学在湖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584 | 3648 | 438 |
2024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586 | 3392 | 438 |
2024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587 | 3284 | 438 |
2024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601 | 1868 | 438 |
2023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590 | 2546 | 428 |
2023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593 | 2289 | 428 |
2023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603 | 1566 | 428 |
2022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580 | 2569 | 451 |
2022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587 | 1901 | 451 |
2022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597 | 1144 | 45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71 | 27855 | 422 |
2024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83 | 21515 | 422 |
2024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92 | 17398 | 422 |
2024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602 | 13449 | 422 |
2024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609 | 11037 | 422 |
2024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621 | 7513 | 422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84 | 22037 | 415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87 | 20665 | 415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97 | 16325 | 415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602 | 14370 | 415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609 | 11792 | 415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615 | 9752 | 415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65 | 22773 | 414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79 | 16011 | 414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89 | 11950 | 414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93 | 10493 | 414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97 | 9240 | 414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传媒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中国传媒大学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学校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现有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国家“一流学科”,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互联网信息、文化产业2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动画学4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1个专业硕士类别,84个本科专业。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被评为A+学科,艺术学理论被评为A-学科。
学校拥有《现代传播》《中国新闻传播研究》两本CSSCI来源刊物、ESCI英文学术期刊Global Media and China以及《媒体融合与传播》《艺术传播研究》《媒介》等学术刊物;联合主办《当代电影》《现代出版》《中国电视》三本CSSCI来源刊物,以及记录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科研进步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