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重庆高考物理类486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04-30 06:25:40

2025年重庆高考物理类考生486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86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重庆物理类486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重庆高考物理类486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重庆高考物理类486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重庆高考物理类486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公办)、新疆第二医学院(公办)、广西财经学院(公办)、白城师范学院(公办)、西藏农牧学院(公办),一共233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重庆高考理工类486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重庆市(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86分的院校一共有32所。其中公办院校31所,民办院校1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32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486/68562
2024新疆第二医学院公办物理类本科486/68562
2024广西财经学院公办物理类本科486/68562
2023安徽财经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486/47359
2023安徽农业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486/47359
2023武汉纺织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486/47359
2022南京工程学院公办物理类本科486/49632
2022中北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486/49632
2022河南科技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486/49632
在重庆物理类486分可以上的大学(共32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重庆高考物理类486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重庆高考物理类486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安徽农业大学简介

安徽农业大学坐落于安徽省会合肥,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以农林生命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的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合作共建高校,是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十所高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源于1928年成立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成立农学院,1953年独立办学,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下设19个学院(部)。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7012人(含国际生149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6351人。在职教职工210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7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915人;现有双聘院士4人、国家级人才34人、省级人才163人。

2、武汉纺织大学简介

武汉纺织大学是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十大时装名校。学校在新中国振兴民族轻工业的呼声中应运而生,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

学校坚持“一元领先、多元并进、突出特色、协同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组建五大学部,设置20个学院(部)3个研究院,涵盖理、工、文、法、经、管、艺、交叉等8个学科门类,拥有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有8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5个省优势和特色学科。“先进制造与纺织装备”“创意设计与精美制造”“大数据与智慧管理”3个学科群列入湖北省“十四五”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重点建设,纺织科学与工程入选湖北省“省属高校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3、南京工程学院简介

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深厚工科底蕴、鲜明应用特色的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CDIO工程教育改革”首批试点高校,国家机电控制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全国产学研合作典型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国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高教学会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会理事长单位。2011年,入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构建了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现有“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7个,工程学、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建有国家级电力仿真与控制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众创空间“天印梦工场”等国家级学科科研平台5个;江苏省配电网智能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智能制造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中心等省级学科科研平台21个。近五年来,学校获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科技奖41项(其中一等奖5项);获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634项,科研到款额超8亿元;授权发明专利1490项,转化专利692项,获评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江苏)基地分基地、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省知识产权贯标示范高校、省专利转化专项实施单位和南京市智能制造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现有机械、能源动力和艺术硕士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建有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4个。近五年,获批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及优秀教学案例3门,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奖3项,研究生获“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4名。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