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送生是指由某些中等学校推荐保送,经有关普通高等学校考察同意,免予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而直接录取入学的学生。具有保送资格的考生可以分为四类:外语类、竞赛类、公安英烈子女、优秀退役运动员。
近年来,高考竞争愈演愈烈,但有很多同学不用高考就能读好大学!例如,著名央视主持人撒贝宁保送北京大学法学院;著名歌手李健被保送至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被大家所熟知的《快乐大本营》主持人何炅则被保送至北京外国语大学。
那么,保送生什么意思?怎样才能走保送这条路呢?想要成为保送生需要什么条件呢?需要做哪些准备呢?下面跟着小编在线一起来看!
保送生什么意思?
保送生是指由某些中等学校推荐保送,经有关普通高等学校考察同意,免予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而直接录取入学的学生。
高校保送生招生属于特殊类型招生。保送生无需参加高考,有的省份规定保送生可自愿参加高考,但不再参加统一录取。简单的说,就是符合一定条件的考生,通过申请的方式,参加大学的测试,通过后获得免考入学的资格。
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其目的在于弥补在统考上对选拨和增减人才,进一步完善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保送政策一方面有利于增减和选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中、高等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也是在鼓励和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哪些考生具有保送资格?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2025年具备保送资格条件的有4类考生,分别为:外语类、竞赛类、公安英烈子女、优秀退役运动员。
◆ 第一类是外语类,是指由16所外国语学校推荐保送,经有关普通高等学校考察同意,免予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而直接录取入学的学生。(推荐阅读:外语类保送资格学校有哪些(附具体名单))
◆ 第二类是参加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总决赛的考生,在全国总决赛中表现优秀的国家集训队成员,可以在竞赛现场通过考核予以录取。
◆ 第三类是公安英烈子女。
◆ 第四类退役运动员。
注:有关高校招收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保送生原则上录取至与学生特长相关的基础学科专业;公安英烈子女按有关规定只能保送至公安类院校。
如何成为保送生?
成为保送生,意味着要提前进入高考的状态,要尽早规划和合理规划。
对于想走外语类保送的学生来说,在初升高的时候就要选择对应的外国语学校。在外国语中学的学习期间,要保持优秀的成绩,外语特长要突出,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对于想走竞赛类保送的学生来说,一定要去理性地思考,做出理性的选择,并有完善的训练培养计划来保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