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志愿是指在每一批次录取结束之后,省级招办将录取未满额的院校和余缺计划数向社会进行公布,供尚未被录取并达到分数要求的考生进行选报。填报征集志愿时,需要先查询录取结果再填报征集志愿、及时了解省教育考试院公布尚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余缺信息。
2025年高考已经进入紧张的录取阶段,很多省份开始了不同批次的征集志愿。什么是征集志愿呢?哪些考生可以填报征集志愿?填报征集志愿要注意什么?我们来了解一下,征集志愿的这些问题。
什么是征集志愿?
平行志愿投档中,每批次第一轮投档录取结束后,总会出现没有被录取的考生,征集志愿为他们提供了本批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有的考生借此机会顺利被录取,但也有很多考生虽然参加了征集志愿但仍被高校拒绝在门外。面对征集志愿,考生只有对其进行详细了解,才能提高自己在征集志愿阶段被录取的概率。
征集计划是怎样产生的?
征集计划是某批次(段)集中填报志愿录取结束后的院校缺额和新增计划。由三部分组成:
◆ 一是部分学校专业(类)因生源不足未录取满额,产生缺额;
◆ 二是部分学校专业(类)因考生填报志愿不当或因身体条件不符合录取要求等原因被退档,形成缺额;
◆ 三是平行志愿投档后,又有部分学校专业(类)向我省新增计划。
未被录取且符合志愿填报条件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公布的征集计划填报征集志愿。
哪些考生可以填报征集志愿?
达到分数要求且未被录取的考生才能填报。这一句话有两个重点:第一是未被录取的考生。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征集志愿。第二是分数达到要求,即符合本批录取控制线或降低一定分数,但是否降分要看院校具体要求,一般来说会先征集线上考生。
征集志愿填报须注意以下几点:
1、参加征集志愿前,考生最好查询一下自己的录取状态,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征集志愿。
2、考生要注意关注省市招办官网、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渠道公布的尚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余缺信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省招办公布的志愿填报网站完成填报,逾期则不能再填报。
3、参加征集志愿填报的考生,按规定选报院校志愿和院校服从调剂志愿。同时要符合院校和专业的报考及体检要求。
4、考生选报征集志愿时要考虑避免再次出现“扎堆”落选的问题。有的考生认为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在正常投档时没能录满,征集志愿时的录取分数一定会有所降低,其实不然。高校的录取分数是否降低,取决于缺额的高校计划的数量和报考人数。如果征集志愿时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报考比较集中,还会出现录取分数上涨的情况。
5、考生参加征集志愿时要谨慎选择,考虑清楚所报院校剩余的专业自己能否接受,一旦被录取就不能退档调换。
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志愿是否冲突?
有考生担心自己填报征集志愿没有被录取,影响后面批次的录取。征集志愿和后面批次志愿不会发生冲突。录取是分批次进行的,前一批次录取不结束,后一批次录取不开始。
温馨提醒:
提醒广大考生:高校招生具有严格规范的录取程序和监督机制,征集志愿是公开征集录取,并不存在所谓的“花钱补录”,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
大家注意,征集志愿是高考志愿填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但考生和家长要清晰,征集志愿不是捡漏途径,它是在第一次志愿填报基础上的补充,是给第一轮投档时落榜考生的又一次选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