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学院最新排名多少?
百色学院在2025年的校友会全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421名,在广西省内高校中排名第17名,在全国综合类高校中排名第162名。
一:百色学院排名一览表(国内高校排名)
以下数据是赶考生根据校友会2025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整理而成的。由于各个排名机构的评价标准各有不同,所以百色学院在该排行榜中的排名结果可能会与大家自身的认知存在差异,仅供参考。
1、百色学院全国大学排名
在全国高校排名中,百色学院排名第421位,属于区域知名大学的办学层次。其综合实力弱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强于兰州城市学院。
全国排名 | 院校 | 省市 | 类型 | 星级 | 办学层次 |
---|---|---|---|---|---|
421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 天津 | 理工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421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 广西 | 理工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421 | 百色学院 | 广西 | 综合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421 | 兰州城市学院 | 甘肃 | 综合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421 | 平顶山学院 | 河南 | 综合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2、百色学院省内大学排名
在广西省内高校排名中,百色学院处于广西本省大学第17位,排名低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但高于梧州学院。
省内排名 | 院校 | 地市 | 类型 | 办学层次 | 全国排名 |
---|---|---|---|---|---|
15 | 贺州学院 | 贺州市 | 综合 | 区域知名大学 | 409 |
16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 桂林市 | 理工 | 区域知名大学 | 421 |
17 | 百色学院 | 百色市 | 综合 | 区域知名大学 | 421 |
18 | 梧州学院 | 梧州市 | 综合 | 区域知名大学 | 421 |
19 | 玉林师范学院 | 玉林市 | 师范 | 区域知名大学 | 421 |
3、百色学院综合类大学排名
在全国综合类高校排名中,百色学院位列第162名,排名低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排在兰州城市学院之上。
综合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省市 | 办学层次 | 全国排名 |
---|---|---|---|---|
160 | 山东女子学院 | 山东 | 区域知名大学 | 409 |
161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广东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421 |
162 | 百色学院 | 广西 | 区域知名大学 | 421 |
163 | 兰州城市学院 | 甘肃 | 区域知名大学 | 421 |
164 | 平顶山学院 | 河南 | 区域知名大学 | 421 |
二:百色学院简介
【发展历程】百色学院是2006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源于1938年成立的广西省立田西师范学校,历经广西省立百色师范学校、百色师范专科学校、百色地区师范学校、右江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86年来,学校坚持在“老、少、边、山、库”地区办学,积淀了特色鲜明的石磨文化:“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克难攻坚、磨砺成才”,立足百色老区独有的“革命性、民族性、边疆性”优势资源,走出一条艰苦创业的发展之路。升本以来,学校转型发展经历了十几年的探索、初成、深化、成型四个阶段,凝练了建设具有百色精神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培养具有百色精神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了百色精神铸红魂“三全育人”体系和“双元制+双园制”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双系驱动”育人模式,形成了“红色铸魂、学以致用”的办学特色。秉承“志远行敏、德高业精”校训,学校为社会输送了16万余名具有百色精神特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巩固作出了突出贡献。
【教学成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成果丰硕。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其中1门再次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课程;立项建设133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获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1门。建成校级应用型课程14门、红色微型经典课程182门;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共建成45门,全部入选学堂在线慕课平台;11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获得自治区级以上各类教育教学平台11个;形成校政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共建“双主体”联合培养平台32个,共建教学科研基地444个,共建产业学院、行业教育机构9个,其中自治区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2个;与企业共同进行5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获得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0项。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57项,发表教研论文885篇;获得自治区级以上教学奖88项。获得自治区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9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7项),自治区级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得自治区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自治区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自治区级教学团队6个(其中,5个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教师教育学科教学团队),广西高校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自治区级众创空间1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基地3个,是广西教师教育重点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