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专科大学最新排名为716位,在安徽省专科排名第33名(金平果2024-2025高职高专竞争力排行榜),省内认可度排在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宿州职业技术学院之上。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安徽省亳州市,是一所公办理工类专科(高职)院校,隶属于省政府。下文赶考生高考志愿填报助手将详细展示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全国排名情况及在省内高校位置。
注:每个排名机构的评价标准和方法都不相同,因此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排名结果可能会与自己的认知结果存在差异,仅作参考。
一、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全国排名多少
从历年“金平果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得知,亳州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全国高职院校排名第716位、2023年排名全国第855位,近两年排名提升了139个位次,呈上升趋势,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年份 | 全国排名 | 院校名称 | 省份 |
---|---|---|---|
2024 | 716 |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 |
2023 | 855 |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 |
2022 | 668 |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 |
2021 | 587 |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 |
2020 | 604 |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 |
二、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全国高校排名比较一览表
在最新的金平果“2024-2025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排名全国第716名,总分47.611,综合实力仅次于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排在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之上。
年份 | 全国排名 | 院校名称 | 总分 | 等级 | 省份 |
---|---|---|---|---|---|
2024 | 711 |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 | 47.667 | 3★ | 广东 |
2024 | 712 |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 | 47.644 | 3★ | 内蒙古 |
2024 | 713 |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 47.644 | 3★ | 广东 |
2024 | 714 |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 47.619 | 3★ | 四川 |
2024 | 715 |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47.615 | 3★ | 湖南 |
2024 | 716 |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 47.611 | 3★ | 安徽 |
2024 | 717 |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47.607 | 3★ | 甘肃 |
2024 | 718 |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47.595 | 3★ | 黑龙江 |
2024 | 719 | 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47.574 | 3★ | 湖南 |
2024 | 720 | 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 | 47.564 | 3★ | 广东 |
2024 | 721 |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47.562 | 3★ | 江西 |
三、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省内排名第几
在最新的金平果“2024-2025安徽高职院校排名榜”中,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排名安徽第33名,名次排在淮南联合大学、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之后。
年份 |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2024 | 28 | 淮南联合大学 | 淮南市 | 641 |
2024 | 29 |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 马鞍山市 | 646 |
2024 | 30 |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安庆市 | 652 |
2024 | 31 |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 六安市 | 661 |
2024 | 32 |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蚌埠市 | 692 |
2024 | 33 |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 亳州市 | 716 |
2024 | 34 |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 | 宣城市 | 742 |
2024 | 35 |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 淮南市 | 778 |
2024 | 36 |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 宿州市 | 779 |
2024 | 37 |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 | 合肥市 | 796 |
2024 | 38 | 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 | 芜湖市 | 807 |
附: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中医药之都安徽省亳州市中心地带,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级节约型公共示范单位,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安徽省“双高计划”学校建设单位、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首批全日制本科教育联合培养单位、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创业示范点、高职扩招标杆校、就业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和节水型高校、文明单位。
学校拥有专兼职教师704人,其中校内教师398人,教授、研究员和主任医师等正高级职称1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副主任医师等副高级职称8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市政府津贴12人,省级学科与技术带头人、技术领军人才、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教坛新秀33人;“双师素质”教师327人。校外兼职教师306人,聘任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先生,国医大师徐经世、李业甫等专家、教授61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