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在全国专科大学最新排名为756位,在山东省专科排名第55名(金平果2024-2025高职高专竞争力排行榜),省内认可度排在山东铝业职业学院、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之上。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位于山东省枣庄市,是一所公办综合类专科(高职)院校,隶属于省政府。下文赶考生高考志愿填报助手将详细展示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历年全国排名情况及在省内高校位置。
注:每个排名机构的评价标准和方法都不相同,因此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排名结果可能会与自己的认知结果存在差异,仅作参考。
一、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历年全国排名多少
从历年“金平果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得知,枣庄科技职业学院2024年全国高职院校排名第756位、2023年排名全国第910位,近两年排名提升了154个位次,呈上升趋势,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年份 | 全国排名 | 院校名称 | 省份 |
---|---|---|---|
2024 | 756 |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 山东 |
2023 | 910 |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 山东 |
2022 | 824 |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 山东 |
2021 | 657 |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 山东 |
2020 | 592 |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 山东 |
二、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与全国高校排名比较一览表
在最新的金平果“2024-2025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排名全国第756名,总分47.003,综合实力仅次于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排在承德护理职业学院、山西经贸职业学院之上。
年份 | 全国排名 | 院校名称 | 总分 | 等级 | 省份 |
---|---|---|---|---|---|
2024 | 751 |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 47.130 | 3★ | 河北 |
2024 | 752 |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 47.130 | 3★ | 河北 |
2024 | 753 |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 47.106 | 3★ | 四川 |
2024 | 754 |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47.069 | 3★ | 辽宁 |
2024 | 755 |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 47.051 | 3★ | 湖南 |
2024 | 756 |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 47.003 | 3★ | 山东 |
2024 | 757 |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 | 46.984 | 3★ | 河北 |
2024 | 758 | 山西经贸职业学院 | 46.980 | 3★ | 山西 |
2024 | 759 |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 46.963 | 3★ | 四川 |
2024 | 760 |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46.929 | 3★ | 河北 |
2024 | 761 |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 46.923 | 3★ | 湖北 |
三、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省内排名第几
在最新的金平果“2024-2025山东高职院校排名榜”中,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排名山东第55名,名次排在山东胜利职业学院、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潍坊护理职业学院之后。
年份 |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2024 | 50 |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 | 东营市 | 642 |
2024 | 51 |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 济南市 | 657 |
2024 | 52 |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 济南市 | 682 |
2024 | 53 |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 | 潍坊市 | 701 |
2024 | 54 |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 泰安市 | 706 |
2024 | 55 |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 枣庄市 | 756 |
2024 | 56 |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 | 威海市 | 784 |
2024 | 57 |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 济南市 | 795 |
2024 | 58 | 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 | 济南市 | 799 |
2024 | 59 |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 | 青岛市 | 859 |
2024 | 60 |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 | 潍坊市 | 879 |
附: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是2005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是山东省“3+2”专本贯通培养试点院校、教育部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单位、中国海外职业技术学院副主任委员单位。建校以来,传承发扬“兼爱至善 笃学励能”校训精神,抢抓机遇,创新发展,现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拥有馆藏图书资料80余万册,教学实训设备资产约2亿元,固定资产总值近5亿元。全日制在校生2.4万余人,来自山东、黑龙江、广东、江苏、内蒙古、四川等18个省份。先后获得山东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人社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光明日报》《学习时报》《山东教育报》等官媒多次刊文报道学校产教融合、师资建设和立德树人的典型案例。
学校坚持教学中心、育人核心,坚持德技并修、知行合一,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健全德育内容体系、制度体系、组织体系、考核体系,构建完善“十大育人”格局。深入开展“卓越匠心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卓越匠心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打造全国匠心文化新高地,塑造“德厚技高能强”人才特色。“大思政课”深入推进,获得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特等奖。实施“卓越工匠”培养计划,打造工匠品牌,近年来获得综合类技能大赛国家二等奖以上7项、省级一等奖5项、2023年还实现了国赛一等奖、“金砖职赛”一等奖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承办资格的突破;行赛国家级一等奖及以上17项,“技能兴鲁”竞赛一等奖30余项。大学生文化节、大学生志愿服务等品牌活动精彩纷呈,获得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3项和山东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金奖、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多个学生实践团荣获“全国优秀团队”称号。扎实推进“发展型”学生奖助体系改革,“奖、贷、勤、补、助、减”一系列奖助措施完善,多位同学获得“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毕业生倪玉浩被评选为“齐鲁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学校团委被评为山东省青年文明号,关工委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先进集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