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专科大学最新排名为16位,在山东省专科排名第2名(金平果2024-2025高职高专竞争力排行榜),省内认可度排在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潍坊职业学院、滨州职业学院之上。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一所公办财经类专科(高职)院校,隶属于省政府。下文赶考生高考志愿填报助手将详细展示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全国排名情况及在省内高校位置。
注:每个排名机构的评价标准和方法都不相同,因此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排名结果可能会与自己的认知结果存在差异,仅作参考。
一、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全国排名多少
从历年“金平果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得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全国高职院校排名第16位、2023年排名全国第11位,近两年排名下降了5个位次,呈下降趋势,综合竞争力有所减弱!
年份 | 全国排名 | 院校名称 | 省份 |
---|---|---|---|
2024 | 16 |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山东 |
2023 | 11 |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山东 |
2022 | 7 |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山东 |
2021 | 7 |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山东 |
2020 | 6 |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山东 |
二、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全国高校排名比较一览表
在最新的金平果“2024-2025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排名全国第16名,总分88.135,综合实力仅次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排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之上。
年份 | 全国排名 | 院校名称 | 总分 | 等级 | 省份 |
---|---|---|---|---|---|
2024 | 11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 92.413 | 5★+ | 江苏 |
2024 | 12 |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 91.993 | 5★+ | 浙江 |
2024 | 13 |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90.552 | 5★+ | 北京 |
2024 | 14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90.460 | 5★+ | 广东 |
2024 | 15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88.346 | 5★+ | 重庆 |
2024 | 16 |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88.135 | 5★ | 山东 |
2024 | 17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87.969 | 5★ | 广东 |
2024 | 18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 87.520 | 5★ | 陕西 |
2024 | 19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87.102 | 5★ | 江苏 |
2024 | 20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86.700 | 5★ | 江苏 |
2024 | 21 |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 86.660 | 5★ | 湖南 |
三、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省内排名第几
在最新的金平果“2024-2025山东高职院校排名榜”中,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排名山东第2名,名次排在淄博职业学院之后。
年份 |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2024 | 1 | 淄博职业学院 | 淄博市 | 2 |
2024 | 2 |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济南市 | 16 |
2024 | 3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 日照市 | 25 |
2024 | 4 | 潍坊职业学院 | 潍坊市 | 28 |
2024 | 5 | 滨州职业学院 | 滨州市 | 43 |
2024 | 6 | 济南职业学院 | 济南市 | 58 |
2024 | 7 |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 潍坊市 | 68 |
附: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高职院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36年的济南私立惠鲁工商职业学校。经过80多年的积淀,学校以“立德树人 兴商润民”为使命,以“创高职名校,施优教于民”为目标愿景,秉承“尚德蕴能,日精日新”的校训,坚持为社会用人需求服务,为学生就业成才服务,软商硬做、冷链暖心,教学质量、办学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学校建有毗邻蟠龙山风景区的彩石教学主校区和洪楼双创孵化园区、天桥培训校区。面向全国16省区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6万余人。
学校实施“科研强校”战略,以“科教融汇”为抓手,推进教学与科研同步发展,实施系统化教科研管理协同创新改革,依托鲁商集团,建有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农产品贮运保鲜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云商务大数据工程中心、北方现代物流研究院、济南市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济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构建了国家、省、市校四级产学研技术技能积累载体,聚焦新一代商贸流通高技术服务需求,重点围绕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发展,对接数字营销、智慧财经、冷链物流、食品安全等产业,布局科研技术路线,遴选科研创新团队,招募学生科研助理,实施特色人才培养,实现科研育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