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专科大学最新排名为422位,在山东省专科排名第38名(金平果2024-2025高职高专竞争力排行榜),省内认可度排在泰山职业技术学院、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之上。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是一所公办理工类专科(高职)院校,隶属于省政府。下文赶考生高考志愿填报助手将详细展示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全国排名情况及在省内高校位置。
注:每个排名机构的评价标准和方法都不相同,因此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排名结果可能会与自己的认知结果存在差异,仅作参考。
一、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全国排名多少
从历年“金平果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得知,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全国高职院校排名第422位、2023年排名全国第414位,近两年排名下降了8个位次,呈下降趋势,综合竞争力有所减弱!
年份 | 全国排名 | 院校名称 | 省份 |
---|---|---|---|
2024 | 422 |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山东 |
2023 | 414 |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山东 |
2022 | 464 |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山东 |
2021 | 475 |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山东 |
2020 | 499 |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山东 |
二、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全国高校排名比较一览表
在最新的金平果“2024-2025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排名全国第422名,总分52.906,综合实力仅次于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邢台医学院,排在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之上。
年份 | 全国排名 | 院校名称 | 总分 | 等级 | 省份 |
---|---|---|---|---|---|
2024 | 417 |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 53.040 | 3★ | 湖南 |
2024 | 418 |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 52.990 | 3★ | 广东 |
2024 | 419 |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 52.990 | 3★ | 陕西 |
2024 | 420 | 邢台医学院 | 52.947 | 3★ | 河北 |
2024 | 421 |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52.909 | 3★ | 内蒙古 |
2024 | 422 |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52.906 | 3★ | 山东 |
2024 | 423 |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52.880 | 3★ | 湖南 |
2024 | 424 |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 | 52.873 | 3★ | 上海 |
2024 | 425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 52.847 | 3★ | 四川 |
2024 | 426 |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52.833 | 3★ | 福建 |
2024 | 427 |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52.832 | 3★ | 广西 |
三、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省内排名第几
在最新的金平果“2024-2025山东高职院校排名榜”中,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排名山东第38名,名次排在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枣庄职业学院之后。
年份 |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2024 | 33 |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 德州市 | 340 |
2024 | 34 |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潍坊市 | 356 |
2024 | 35 |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 济南市 | 361 |
2024 | 36 | 枣庄职业学院 | 枣庄市 | 370 |
2024 | 37 |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 聊城市 | 391 |
2024 | 38 |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烟台市 | 422 |
2024 | 39 |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 泰安市 | 439 |
2024 | 40 |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淄博市 | 457 |
2024 | 41 |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 潍坊市 | 484 |
2024 | 42 |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 菏泽市 | 503 |
2024 | 43 |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济南市 | 577 |
附: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由烟台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前身始建于1957年,1990年成立烟台市高级技工学校,是全国首批试办的两所高级技工学校之一;2006年,成立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加挂烟台市技师学院校牌。
学院地处黄渤海新区,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三核”之一,叠加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中韩(烟台)产业园等国家级战略功能区,以“立足开发区,服务烟台市”为办学定位,坚持“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以“瞄准产业、引入企业、深耕专业”为路径,以“产教融合、校企融生、资源融通”为抓手,区校企“共建共创共育共享”,全面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和培训链的有机衔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