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扬州有哪些大学?
2025年扬州市最新有本科、大专层次大学一共9所,排名最好的前十名大学分别是:扬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
二、扬州的大学排名一览表及分数线(全部名单)
注:以下是按照最低录取分高低进行排序得出的院校排名数据,仅供参考!
1、扬州本科院校排名一览表(附:2024最低录取分数线)
扬州最好的大学排名一览表及分数线(本科批):扬州大学(排名第一,486分)、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排名第二,462分)、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排名第三,482分)。
排名 | 院校名称 | 招生地 | 属性 | 批次 | 物理类 | 历史类 |
---|---|---|---|---|---|---|
1 | 扬州大学 | 江苏 | 公办 | 本科 | 511 | 486 |
2 |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 江苏 | 民办 | 本科 | 462 | 505 |
3 |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 江苏 | 民办 | 本科 | 482 | 497 |
2、扬州专科院校排名一览表(附:2024最低录取分数线)
扬州最好的大学排名一览表及分数线(专科批):扬州市职业大学(排名第一,391分)、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排名第二,334分)、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排名第三,334分)、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排名第四,220分)、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排名第五,220分)。
排名 | 院校名称 | 招生地 | 属性 | 批次 | 物理类 | 历史类 |
---|---|---|---|---|---|---|
1 | 扬州市职业大学 | 江苏 | 公办 | 专科 | 425 | 391 |
2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 公办 | 专科 | 425 | 334 |
3 |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 江苏 | 公办 | 专科 | 398 | 334 |
4 |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 民办 | 专科 | 220 | 220 |
5 | 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 | 江苏 | 民办 | 专科 | 220 | 220 |
三、扬州的大学简介
1、扬州大学
学校科研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拥有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1个,部、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30个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研究院(基地)7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1个。目前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800多项,年科技总经费11.9亿多元,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7项、何梁何利基金奖3项、全国创新争先奖状2项。研制的重组新城疫病毒灭活疫苗(A-VII株)获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连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2项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十三五”以来,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7项(第一完成单位5项),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全覆盖”;获得部省级自然科学类成果奖152项(第一完成单位),其中一等奖16项,人文社科类部省级成果奖105项(第一完成单位),其中一等奖22项。
2、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就业平台宽广,社会声誉良好。学院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学生考研考证,专门设立24小时开放的考研自修室,学院每年毕业生考取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杜伦大学、伯明翰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国内外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比例不断提高,近年来学院年平均考研录取率保持在10%左右。近年来,学院与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习基地200多个,学院毕业生录用到国家公务员队伍、国家基层项目、各级事业单位达10%。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目前毕业生在联合国总部、中国石化集团、东方航空公司、中国电信等大型企事业单位,因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用人单位总体满意度达97%,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连续保持在97%以上,学院多次获得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学院社会美誉度与日俱增,得到了教育部、省教育厅领导和国内高等教育专家的充分认可,得到了行业企业的充分信任,学院获“2019年江苏省十佳网络口碑本科高校”称号,2023年获批省“绿色学校”。2021软科中国独立学院排名榜单,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排名全国第17位、江苏省第4位;武书连2023中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名第4位,入选10所中国高水平独立学院行列(排名第5位),择校等级为A+。
3、扬州市职业大学
新思想启迪新动力,新时代创造新发展。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五年学校工作的总体目标: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以立德树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全面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在人才培养、科技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办学模式与特色、培养质量与成果、治理体系与能力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稳步提高,逐渐成为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