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最新排名多少?
1、广东工业大学在2025年的校友会全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05名,在广东省内高校中排名第10名,在全国理工类高校中排名第36名。
2、从世界大学排名来看,广东工业大学2024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处于301-400位,2024-2025年U.S.News世界排名为第586位。
一:广东工业大学排名一览表(国内高校排名)
以下数据是赶考生根据校友会2025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整理而成的。由于各个排名机构的评价标准各有不同,所以广东工业大学在该排行榜中的排名结果可能会与大家自身的认知存在差异,仅供参考。
1、广东工业大学全国大学排名
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广东工业大学排名第105位,属于中国高水平大学的办学层次。其综合实力弱于南京医科大学,强于长安大学。
全国排名 | 院校 | 省市 | 类型 | 星级 | 办学层次 |
---|---|---|---|---|---|
104 | 湘潭大学 | 湖南 | 综合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4 | 南京医科大学 | 江苏 | 医药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5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 | 理工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5 | 长安大学 | 陕西 | 理工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5 | 中国医科大学 | 辽宁 | 医药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2、广东工业大学省内大学排名
在广东省内高校排名中,广东工业大学处于广东本省大学第10位,排名低于深圳大学,但高于广州大学。
省内排名 | 院校 | 地市 | 类型 | 办学层次 | 全国排名 |
---|---|---|---|---|---|
8 | 南方医科大学 | 广州市 | 医药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5 |
9 | 深圳大学 | 深圳市 | 综合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7 |
10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州市 | 理工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5 |
11 | 广州大学 | 广州市 | 综合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9 |
12 | 广州医科大学 | 广州市 | 医药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5 |
3、广东工业大学理工类大学排名
在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中,广东工业大学位列第36名,排名低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排在长安大学之上。
理工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省市 | 办学层次 | 全国排名 |
---|---|---|---|---|
34 | 齐鲁工业大学 | 山东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9 |
35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3 |
36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5 |
37 | 长安大学 | 陕西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5 |
38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北京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7 |
二:广东工业大学排名一览表(世界大学排名)
在全球国际大学排名中,不同评级机构对广东工业大学排名存在较大差距。2024年,广东工业大学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为301-400名。2024-2025年,U.S.News世界排名为586名。
评级机构 | 院校 | 年份 | 世界排名 |
---|---|---|---|
U.S.NEWS(美国) | 广东工业大学 | 2024-2025 | 586 |
ARWU(软科) | 广东工业大学 | 2024 | 301-400 |
三:广东工业大学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教结合、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合并组建而成。2024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位列大陆高校第35—49位,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全球第301—400名。
学校坚持顶天立地科研工作,开展高水平科研创新。拥有省部共建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性能工具全国重点实验室(广东工业大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发改委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3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70余个,广东省重点智库等省级人文社科平台2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五年突破160项,位列全国前60名。2021年首获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全国仅42项,全省仅3项);2022年获批5项优青项目,创历史新高,同年获批2项外国资深学者项目;2023年首次获批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共同主持),首次同年获批国家杰青2项、原创探索计划项目2项。2023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及课题14项。高水平大学建设以来,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何梁何利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23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1人。获中国专利银奖2项、优秀奖7项,2023年学校发明专利授权数位列全国高校第7位。在《全国科技创新百强指数报告2023》中位列全国科技创新高校50强第45位,广东省属高校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