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大学排名前十名:华侨大学(全国排名第117 )、泉州师范学院(排名第371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民办第60)、仰恩大学(民办第63)、闽南理工学院(民办第86)、闽南科技学院(民办第142)、泉州职业技术大学(职业第24)、黎明职业大学(专科第88)、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专科第366)、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专科第376)。
在福建省的东南部,有一座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泉州。这里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众多高等学府的聚集地。
那么,对于泉州市高校而言,哪些高校的综合实力相对较强呢?哪些高校更值得考生和家长选择报考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泉州市高校最新排名,看一看你所在的大学排名多少?
泉州市大学最新排名榜一览表(2024)
排名 | 学校名称 | 类型 | 全国排名 |
---|---|---|---|
1 | 华侨大学 | 综合 | 117 |
2 | 泉州师范学院 | 师范 | 371 |
民1 |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 理工 | 60 |
民2 | 仰恩大学 | 综合 | 63 |
民3 | 闽南理工学院 | 理工 | 86 |
民4 | 闽南科技学院 | 理工 | 142 |
职本1 |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 综合 | 24 |
专科1 | 黎明职业大学 | 综合 | 88 |
专科2 |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医药 | 366 |
专科3 |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理工 | 376 |
专科4 |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师范 | 433 |
专科5 |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 综合 | 646 |
专科6 |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 艺术 | 785 |
专科7 |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财经 | 889 |
专科8 |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 | 理工 | 909 |
专科9 |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 | 综合 | 953 |
经统计,泉州市上榜院校共16所,其中普通本科6所(含民办4所)、职业本科1所、高职专科9所。
其中,华侨大学和泉州师范学院是唯二上榜的公办本科院校,泉州信息工程学院位列民办本科院校第一,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是唯一一所上榜的职业本科大学。此外,黎明职业大学和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位列高职专科院校前二。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排行榜中位列前面那些高校,各有什么特色。
华侨大学夺冠(最好公办大学)
作为泉州市的明星学府,华侨大学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其综合排名常年位于全国前列。该校直属中央统战部领导,是中央部属高校,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
华侨大学不仅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文、理、工、经、管、法、艺术等多个领域,还以其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和优越的师资力量著称。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多元的文化交融。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6个学科上榜,有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5个B类学科,表现中规中矩。
学校在厦门建设了与泉州旗鼓相当的校区,以厦门的城市层级、知名度和高校聚集水平,对人才的吸引力是更强的。在校区建设上,泉州校区比较陈旧,而厦门校区崭新靓丽。华侨大学没有一心一意扎根泉州谋发展,与泉州城市发展共进退,这是泉州的痛处。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最好民办大学)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应用型本科高校。
学校坐落于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世界遗产之城--泉州市,与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博物馆、西湖公园相隔咫尺。学校建设园林式校园,四季飘香,开窗即景,古树名木随处可见,校园绿化率70%以上,是泉州市最美庭院绿化单位。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2002年的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被福建省教育厅、财政厅、发改委确定为“福建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2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2014年4月,学校被教育部等六部门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总占地594.5亩,校舍总面积22.35万平方米。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基础、强能力、能创新、高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着力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黎明职业大学(最好大专)
黎明职业大学,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创办于1984年,其前身是1929年由蔡元培、马叙伦倡议下成立的黎明高级中学。经过多次发展与变迁,1984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黎明职业大学。
黎明职业大学是泉州唯一入选国家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学校的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室内设计技术是国家级重点专业,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是双高计划高水平建设专业群。
目前,学院设有思政教研室、文体教学部、商务系、经济管理系、建筑工程系、药学系、艺术设计系、烹饪系等8个系部16个专业。教职员工200多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2人,讲师20人,双师型教师53人。图书馆藏书30万余册,各类教学、体育场馆、生活设施齐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