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专科大学最新排名为302位,在河南省专科排名第16名(金平果2024-2025高职高专竞争力排行榜),省内认可度排在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之上。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河南省济源市,是一所公办综合类专科(高职)院校,隶属于省政府。下文赶考生高考志愿填报助手将详细展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全国排名情况及在省内高校位置。
注:每个排名机构的评价标准和方法都不相同,因此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排名结果可能会与自己的认知结果存在差异,仅作参考。
一、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全国排名多少
从历年“金平果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得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全国高职院校排名第302位、2023年排名全国第301位,近两年排名下降了1个位次,呈下降趋势,综合竞争力有所减弱!
年份 | 全国排名 | 院校名称 | 省份 |
---|---|---|---|
2024 | 302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 河南 |
2023 | 301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 河南 |
2022 | 257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 河南 |
2021 | 230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 河南 |
2020 | 155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 河南 |
二、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与全国高校排名比较一览表
在最新的金平果“2024-2025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排名全国第302名,总分56.977,综合实力仅次于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排在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之上。
年份 | 全国排名 | 院校名称 | 总分 | 等级 | 省份 |
---|---|---|---|---|---|
2024 | 297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 57.241 | 4★ | 河南 |
2024 | 298 |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57.200 | 4★ | 安徽 |
2024 | 299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57.193 | 4★ | 江苏 |
2024 | 300 |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 57.099 | 4★ | 内蒙古 |
2024 | 301 |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 56.996 | 4★ | 广东 |
2024 | 302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 56.977 | 4★ | 河南 |
2024 | 303 |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56.887 | 4★ | 云南 |
2024 | 304 |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56.880 | 4★ | 云南 |
2024 | 305 |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 56.877 | 4★ | 湖南 |
2024 | 306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56.807 | 4★ | 浙江 |
2024 | 307 |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 56.773 | 4★ | 新疆 |
三、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省内排名第几
在最新的金平果“2024-2025河南高职院校排名榜”中,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排名河南第16名,名次排在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之后。
年份 |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2024 | 11 |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郑州市 | 187 |
2024 | 12 |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 三门峡市 | 211 |
2024 | 13 |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郑州市 | 249 |
2024 | 14 |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 郑州市 | 259 |
2024 | 15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 濮阳市 | 297 |
2024 | 16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 济源市 | 302 |
2024 | 17 |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 郑州市 | 312 |
2024 | 18 |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 新乡市 | 321 |
2024 | 19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南阳市 | 342 |
2024 | 20 |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 鹤壁市 | 344 |
2024 | 21 |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 郑州市 | 364 |
附: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是济源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位于愚公故里、济水之源的全国文明城市——济源。学校始建于1993年,前身是济源中等工业学校,2001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2015年与郑州轻工业大学联办应用型本科教育。建校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愚公移山精神,依托区域产业发展,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创新创业深化,“双创”成绩突出。学校持续加强“双创”教育工作体系建设,强化教育、实践、管理、帮扶、文化五项举措,形成了人才对接产业、课程对接能力、课堂对接实践、专业对接双创的育人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之路。累计投入资金3600余万元,建成了1.5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累计培育孵化王屋山艾草产业化开发等创业项目500多个,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人。学生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1银5铜的优异成绩,荣获省级奖项42项。学校是全省为数不多的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河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双基地”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