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怎么样,好不好?档次如何?以下是从西安科技大学办学层次、大学排名、优势专业、就业前景、录取分数线、学生真实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点评,是否算是好大学,值不值得上,仅供参考!
一、办学层次
西安科技大学成立于1958年,是一所公办本科院校。学校地址:西安市雁塔路58号。
二、全国排名及认可度
西安科技大学在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全国第165名,星级为3★,档次被评为区域一流大学,在陕西省内认可度仅次于陕西科技大学,排在西北政法大学之前。
三、优势专业(多个特色专业就业前景较好)
西安科技大学有不少优势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有8个:采矿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自动化等。省级(直辖市)级特色专业有11个:采矿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自动化等。这些专业都是西安科技大学的强项,就业率和薪资待遇都不错。
四、录取分数线(不同专业分数线差异较大)
西安科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在不同省市存在较大差异,如在陕西本省招生,该校本一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理科475分、文科488分。在其它省份招生,如:在内蒙古本一B(理科462分)、江西省本科(理科544分、文科562分)、湖北省本科(理科568分、文科566分)。
五、学生口碑(褒贬不一,各有说法)
真实评价1: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学院设置机械设计系、机械制造系、机械电子系、工业工程系、车辆工程系、仪器科学与技术系、材料成型与控制系等7个系。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其中机械工程为陕西省重点学科;2012年获得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工程硕士授权点3个。
拥有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1人,柔性引进国外优秀人才3人,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3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陕西省青年“千人计划”人才1人,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计划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2人,校级胡杨人才2人,校级教学名师4人,校级教学新秀1人;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
近五年,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联合/青年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等省部级项目100余项,承担神东、陕煤等企业委托横向项目近100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10余项,形成了相对稳定、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真实评价2: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等能源类不错。只要是和采矿有关的就可以。原来是矿院。老八院。有年份的都清楚。。
真实评价3:学校普通一本学校,现在优势专业不多,以前是煤炭系列专业不错。但是现在煤炭前景不行,所以以前的好专业现在都死了。
真实评价4:我们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21.52万㎡,有雁塔和临潼两个校区,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8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涵盖46个二级学科。拥有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6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现有8个国家特色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1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6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课程),2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8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十一五”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
真实评价5:整体还不错,很大,风景很好。学习氛围也挺好,就是比较远。值得留恋。。
六、院校介绍
西安科技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1938年迁并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7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1958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分出成立西安矿业学院,是当时隶属原煤炭工业部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划转陕西省。1999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92万平方米,有雁塔和临潼两个校区,设有研究生院和20个学院(部)。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8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涵盖49个二级学科。拥有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34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1个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现有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22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1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6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课程),1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8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