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中国矿业大学2024年在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5-05-22 20:29:56

中国矿业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中国矿业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2024年中国矿业大学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中国矿业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

在江苏(本省):

中国矿业大学2024年在江苏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75分、历史类592分。

在外省(市):

1、在陕西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32分、历史类517分。

2、在黑龙江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44分、历史类580分。

3、在海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602分。

4、在广西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39分、历史类539分。

5、在甘肃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32分、历史类555分。

二、中国矿业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招生科目最低分省控线最低分差
安徽(本科)物理类581465116
历史类599462137
北京(本科)综合类581434147
重庆(本科)物理类554427127
历史类571428143
福建(本科)历史类583431152
物理类587449138
甘肃(本科)物理类532370162
历史类555421134
广东(本科)物理类572442130
历史类575428147
广西(本科)物理类539371168
历史类539400139
贵州(本科)物理类483380103
历史类585442143
海南(本科)综合类602483119
河北(本科)物理类559448111
历史类600449151
河南(本一)理科57151160
文科58452163
黑龙江(本科)物理类544360184
历史类580410170
湖北(本科)历史类577432145
物理类586437149
湖南(本科)物理类569422147
历史类583438145
江西(本科)物理类571448123
历史类595463132
吉林(本科)历史类519369150
物理类536345191
江苏(本科)物理类575462113
历史类592478114
辽宁(本科)物理类573368205
历史类585400185
内蒙古(本一A)理科51247141
文科51547837
宁夏(本一)理科46743235
文科54649650
青海(本一)理科452343109
文科50141190
山东(1段)综合类552444108
山西(本一A)理科58850682
文科56251646
山西(本一A1)理科54450638
陕西(本一)理科53247557
文科51748829
上海(本科)综合类531403128
四川(本一)理科56753928
文科57652947
天津(本科A)综合类597475122
新疆(本一)理科45739067
文科49342568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理科377390-
云南(本一)理科56850563
文科61055060
浙江(1段)综合类601492109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中国矿业大学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是教育部、应急管理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国家批准的研究生院。学校现坐落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有文昌和南湖两个校园,占地4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文献2000多万册(件)。学校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江苏省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学校设23个学院,73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3600余人,各类博士、硕士研究生13300余人,留学生68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10000余人;有教职工3450余人;有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另设有1个独立学院徐海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肇始于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1931年,更名为私立焦作工学院。抗战爆发后,1938年西迁陕西城固,与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北洋大学工学院联合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抗战胜利后,几经辗转,于1949年9月迁回焦作原址。1949年12月,焦作工学院拨归当时的燃料工业部领导。1950年3月,更名为中国矿业学院。1951年4月,学校从焦作搬迁至天津办学。1952年,北洋大学、唐山交大、清华大学的采矿系调整到中国矿业学院。1953年,学校迁至北京,改称北京矿业学院,成为北京学院路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1970年,学校迁至四川省合川县三汇坝镇,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1978年,学校开始搬迁至江苏徐州办学,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并在北京学院路原校舍设立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97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改设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1998年,原煤炭工业部撤销,学校划归国家煤炭工业局管理。2000年,学校整体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3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从中国矿业大学独立出去,命名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至此,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成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办学实体。2004年,学校成为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1997年学校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6年成为“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成为“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伴随着历史的风雨,历经时代的沧桑,中国矿业大学与中国工业化进程同步发展,与人民共和国一起成长,学校的发展史是与国家同向共进、与行业休戚与共、与地方同频共振的一部奋斗史。115年来,历经14次搬迁、12次易名,历经艰辛,颠沛流离,却依然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形成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矿大精神。在旧中国,学校把“教育英才,备物质建设之先锋;从事研究,求吾国学术之独立”作为历史责任。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把“开发矿业、开采光明、建设祖国、造福人类”作为神圣使命。经过一代又一代矿大人的努力奋斗,铸就了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一流品牌和独特的精神文化品格,形成了“崇德尚学”的校训,“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的办学理念,“好学力行、求是创新”的校风。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