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2024年江苏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江苏师范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
在江苏(本省):
江苏师范大学2024年在江苏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19分、历史类536分。
在外省(市):
1、在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330分。
2、在安徽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67分、历史类576分。
3、在浙江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549分。
4、在河南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93分、历史类529分。
5、在内蒙古(本二A)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68分。
二、江苏师范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 | 招生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最低分差 |
---|---|---|---|---|
安徽(本科) | 物理类 | 567 | 465 | 102 |
历史类 | 576 | 462 | 114 | |
福建(本科) | 历史类 | 557 | 431 | 126 |
物理类 | 566 | 449 | 117 | |
甘肃(本科) | 物理类 | 501 | 370 | 131 |
历史类 | 546 | 421 | 125 | |
广东(本科) | 物理类 | 525 | 442 | 83 |
历史类 | 525 | 428 | 97 |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504 | 371 | 133 |
历史类 | 530 | 400 | 130 |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423 | 380 | 43 |
历史类 | 519 | 442 | 77 | |
海南(本科) | 综合类 | 622 | 483 | 139 |
河北(本科) | 历史类 | 535 | 449 | 86 |
物理类 | 556 | 448 | 108 | |
河南(本二) | 理科 | 493 | 396 | 97 |
文科 | 529 | 428 | 101 | |
湖北(本科) | 物理类 | 535 | 437 | 98 |
历史类 | 563 | 432 | 131 | |
湖南(本科) | 历史类 | 467 | 438 | 29 |
物理类 | 509 | 422 | 87 | |
江西(本科) | 物理类 | 535 | 448 | 87 |
历史类 | 563 | 463 | 100 | |
江苏(本科) | 物理类 | 519 | 462 | 57 |
历史类 | 536 | 478 | 58 | |
辽宁(本科) | 物理类 | 498 | 368 | 130 |
历史类 | 529 | 400 | 129 | |
内蒙古(本二A) | 理科 | 468 | 360 | 108 |
内蒙古(本二B) | 理科 | 414 | 360 | 54 |
文科 | 429 | 381 | 48 |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506 | 444 | 62 |
山西(本二A) | 理科 | 489 | 418 | 71 |
文科 | 523 | 446 | 77 | |
陕西(本二) | 理科 | 471 | 372 | 99 |
文科 | 480 | 397 | 83 | |
四川(本二) | 理科 | 533 | 459 | 74 |
文科 | 530 | 457 | 73 | |
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 | 理科 | 330 | 262 | 68 |
云南(本二) | 理科 | 485 | 420 | 65 |
文科 | 532 | 480 | 52 | |
浙江(1段) | 综合类 | 549 | 492 | 57 |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江苏师范大学简介
江苏师范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1952年创办于江苏无锡,战功卓著的刘先胜中将为首任校长。1956年正式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序列招生。1957年成立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学校北迁徐州,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60年代初,全国高校布局调整,周恩来总理指示:“徐州地区地域辽阔,要有大学”,学校因此得以保留。从此,学校扎根苏北,艰苦创业,逐步发展。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以原徐州市教师进修学院为基础设立徐州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该校并入我校。1996年学校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1999年原煤炭部所属的徐州工业学校并入。2011年学校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建校以来,全校师生秉承“崇德厚学,励志敏行”的校训,经过不懈努力,各项事业都有了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学校注重政产学研合作,强化原始创新和集成攻关,鼓励学科交叉融合,致力服务国家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积极搭建校地、校企产学研平台,建立和完善了以政产学研相结合为核心的技术转移体系。与徐州、连云港、泰州等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各类产学研合作基地200余家。技术转移中心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大学科技园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荣誉称号。牵头成立淮海经济区乡村卓越教师教育联盟。获批设立淮海经济区首家雅思考点。2017年获批江苏省军转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基地,2021年获批全国首批“退役军人事务研究基地”。
作为全国首批“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学校相继与英、美、澳、俄等国的132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先后接收76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学校获批“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高校”、“留学江苏目标学校”,入选教育部内地与港澳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项目。牵头成立全国中俄合作办学高校联盟并成为首届理事长单位,牵头成立江苏-俄罗斯高校合作联盟,加入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联盟、金砖国家大学联盟、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等。与大迈阿密亚裔商务联盟共建迈阿密商务孔子学院。获评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机构。在马来西亚设立全球首个海外孟子学院。设有“一带一路”研究院(独联体国家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伊比利亚美洲研究中心,其中3所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设立“一带一路”研究院海外分院6所。与哈佛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知名高校联合建设科研平台。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共建“中拉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等国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和学分互认项目,与哈佛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合作开展师资和管理人员培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