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安徽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2024报考参考)

更新时间:2024-06-20 16:26:49

2024年考多少分能上安徽大学?今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4届考生可以参考安徽大学2023年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指导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2024年安徽大学录取分数线(预测):

一:安徽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省内)

1、在安徽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理科564分。

2、在安徽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理科580分、文科564分。

二、安徽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其它省市)

1、在吉林省(本一A)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理科501分、文科503分。

2、在山西省(本一A)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理科559分、文科490分。

3、在湖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历史类575分、物理类600分。

4、在辽宁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历史类577分、物理类597分。

5、在上海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综合类541分。

更多省市录取分数线预测,详见赶考生志愿模拟填报助手

三、安徽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3(2024年参考)

需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录取政策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请访问安徽大学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

省份院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一)安徽大学(中外合作)理科56433214482
安徽(本一)安徽大学理科58024602482
安徽大学文科5644767495
北京(本科)安徽大学综合类59810699448
重庆(本科)安徽大学历史类5405058407
安徽大学物理类58011199406
福建(本科)安徽大学历史类5832701453
安徽大学物理类59014310431
甘肃(本一)安徽大学理科5189378433
安徽大学文科5045076488
广东(本科)安徽大学历史类5757815433
安徽大学物理类59629557439
广西(本一)安徽大学理科54716755475
安徽大学文科53710126528
贵州(本一)安徽大学理科55611382459
安徽大学文科6002119545
海南(本科)安徽大学综合类6633746483
河北(本科)安徽大学历史类5972986430
安徽大学物理类60115231439
河南(本一)安徽大学(较高收费)理科57443114514
河南(本一)安徽大学理科60419248514
安徽大学文科6024335547
黑龙江(本一A)安徽大学理科5468185408
安徽大学文科5081660430
湖北(本科)安徽大学历史类5823878426
安徽大学物理类60915469424
湖南(本科)安徽大学历史类5754017428
安徽大学物理类60015149415
江西(本一)安徽大学理科59211761518
安徽大学文科5862626533
吉林(本一A)安徽大学理科50113079463
安徽大学文科5032750485
江苏(本科)安徽大学历史类5906199474
安徽大学物理类61224194448
辽宁(本科)安徽大学历史类5772717404
安徽大学物理类59711942360
内蒙古(本一A)安徽大学理科49913906434
安徽大学文科5152798468
山东(1段)安徽大学综合类59527436443
山西(本一A)安徽大学理科55912970480
安徽大学文科4907529490
山西(本一A1)安徽大学(A1)理科52424047480
陕西(本一)安徽大学理科55414026443
安徽大学文科5444004489
上海(本科)安徽大学综合类5419655405
四川(本一)安徽大学(中外合作)理科57934436520
四川(本一)安徽大学理科60121713520
安徽大学文科5764018527
天津(本科A)安徽大学综合类6267340472
新疆(本一)安徽大学文科5171353458
云南(本一)安徽大学理科56912334485
安徽大学文科5862546530
浙江(1段)安徽大学综合类63621312488
数据来源于赶考生: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安徽大学简介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是世界“双一流”和国家“211工程”建设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型大学。

学校坚持以贡献求发展,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校与安徽省16个市签订了多层次的校市合作协议,与合肥市共建绿色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三创学院,与5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600多家企业保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大学智库指数排名进入前50名,已成为研究与解决安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主要基地之一;创新发展研究院连续入选“高校智库百强”,连续9年编撰《安徽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产品;围绕三农问题、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研究报告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人肯定性批示77次(国家领导人批示17次);学校深化科教、产教、校地、军民“四个融合”,广汇人才培养资源,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建“学术共同体”,合作开设“物质科学英才班”等5个英才班;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长鑫存储、科大讯飞、江淮汽车等共建校企互嵌式创新平台、研发机构和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互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新工科”改革发展,与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建互联网学院;与兵器工业集团214所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不断彰显文化传承创新水平。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势明显,近3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立项数连续位居全省首位,其中2021年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共30项,立项总数位列全国第26位;建有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徽学研究中心,收藏徽州文书近7万件,牵头成立省高校创新联盟,协同省内高校成立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州文献等分中心,引领带动全省高校徽文化研究、保护和传承;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等5项;2个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名单;建成战国竹简珍稀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安大简”首期成果成书目前最早《诗经》版本;《群舒文化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2家单位一同入选第一批“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建成方以智研究中心,整理出版《方以智全书》填补相关领域重大空白。学校入选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全国39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