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中国药科大学2024年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更新时间:2025-05-22 20:16:34

中国药科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中国药科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2024年中国药科大学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中国药科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

在江苏(本省):

中国药科大学2024年在江苏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585分、物理类599分。

在外省(市):

1、在山西省(本一A)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87分、历史类551分。

2、在广东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578分、物理类596分。

3、在山东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579分。

4、在青海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49分、历史类490分。

5、在贵州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29分、历史类592分。

二、中国药科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招生科目最低分省控线最低分差
安徽(本科)历史类600462138
物理类609465144
北京(本科)综合类602434168
重庆(本科)历史类571428143
物理类579427152
福建(本科)历史类578431147
物理类604449155
甘肃(本科)物理类494370124
历史类570421149
广东(本科)历史类578428150
物理类596442154
广西(本科)物理类535371164
历史类585400185
贵州(本科)物理类529380149
历史类592442150
海南(本科)综合类675483192
河北(本科)物理类583448135
历史类605449156
河南(本一)理科58251171
文科58252161
黑龙江(本科)历史类591410181
物理类595360235
湖北(本科)历史类580432148
物理类587437150
湖南(本科)物理类564422142
历史类582438144
江西(本科)物理类575448127
历史类592463129
吉林(本科)物理类574345229
历史类575369206
江苏(本科)历史类585478107
物理类599462137
辽宁(本科)历史类593400193
物理类609368241
内蒙古(本一A)理科576471105
文科55947881
内蒙古(本一B)理科50047129
宁夏(本一)理科4344322
文科53349637
青海(本一)理科449343106
文科49041179
山东(1段)综合类579444135
山西(本一A)理科58750681
文科55151635
陕西(本一)理科51847543
文科55648868
上海(本科)综合类545403142
四川(本一)理科5455396
文科57752948
天津(本科A)综合类609475134
新疆(本一)理科492390102
文科51542590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理科3923902
云南(本一)理科58550580
文科61655066
浙江(1段)综合类632492140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中国药科大学简介

中国药科大学坐落于古都南京,始建于1936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药学高等学府。学校为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一所以药学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其中以药学、中药学学科为龙头的药学学科群建设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水平,素有“中国生物医药人才摇篮”的美誉。2017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荟萃了众多知名的药学专家。在职教职工1868人,其中专任教师1128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7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60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德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6人次,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60人次,在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6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2人,以及一大批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项目入选者。现有国家和省级创新团队21个,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

学校是教育部最早指定接收药学学科外国留学生、进修生和高级访问学者的基地。近年来,学校留学生人数大幅增长、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已建立起面向留学生的“本-硕-博”贯通的全英文授课体系,为世界近70个国家和地区培养博士、硕士、本科生和进修生千余名。先后与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7所学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校际学术交流协议,同美国、日本、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联系。与香港大学、澳门大学、台湾大学等一批港澳台地区高水平院校有着紧密合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