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科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2024年遵义医科大学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遵义医科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
在贵州(本省):
遵义医科大学2024年在贵州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48分、历史类493分。
在外省(市):
1、在云南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71分。
2、在广东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499分、物理类510分。
3、在海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497分。
4、在辽宁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02分。
5、在湖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513分、物理类535分。
二、遵义医科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 | 招生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最低分差 |
---|---|---|---|---|
安徽(本科) | 物理类 | 530 | 465 | 65 |
重庆(本科) | 历史类 | 515 | 428 | 87 |
物理类 | 542 | 427 | 115 | |
福建(本科) | 历史类 | 513 | 431 | 82 |
物理类 | 529 | 449 | 80 | |
甘肃(本科) | 物理类 | 487 | 370 | 117 |
历史类 | 492 | 421 | 71 | |
广东(本科) | 历史类 | 499 | 428 | 71 |
物理类 | 510 | 442 | 68 |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407 | 371 | 36 |
历史类 | 481 | 400 | 81 |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448 | 380 | 68 |
历史类 | 493 | 442 | 51 | |
海南(本科) | 综合类 | 497 | 483 | 14 |
河北(本科) | 物理类 | 481 | 448 | 33 |
河南(本一) | 理科 | 578 | 511 | 67 |
河南(本二) | 理科 | 532 | 396 | 136 |
黑龙江(本科) | 物理类 | 594 | 360 | 234 |
湖北(本科) | 历史类 | 513 | 432 | 81 |
物理类 | 535 | 437 | 98 |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503 | 422 | 81 |
历史类 | 529 | 438 | 91 | |
江西(本科) | 物理类 | 494 | 448 | 46 |
历史类 | 528 | 463 | 65 | |
吉林(本科) | 物理类 | 583 | 345 | 238 |
江苏(本科) | 物理类 | 579 | 462 | 117 |
辽宁(本科) | 物理类 | 502 | 368 | 134 |
青海(本一) | 理科 | 403 | 343 | 60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519 | 444 | 75 |
山西(本一B) | 理科 | 552 | 506 | 46 |
山西(本二A) | 理科 | 484 | 418 | 66 |
陕西(本二) | 理科 | 481 | 372 | 109 |
文科 | 482 | 397 | 85 | |
四川(本一) | 理科 | 601 | 539 | 62 |
四川(本二) | 理科 | 528 | 459 | 69 |
文科 | 514 | 457 | 57 | |
天津(本科A) | 综合类 | 542 | 475 | 67 |
云南(本一) | 理科 | 571 | 505 | 66 |
云南(本二) | 理科 | 494 | 420 | 74 |
文科 | 540 | 480 | 60 | |
浙江(1段) | 综合类 | 562 | 492 | 70 |
浙江(2段) | 综合类 | 558 | 269 | 289 |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遵义医科大学简介
遵义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曾用关东医学院、大连大学医学院、大连医学院等名称。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学校整体搬迁至贵州省遵义市,更名为遵义医学院。2018年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经过7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以医学为主、多学科支撑、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实力雄厚的省属重点高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现有国家级生物样本库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9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十三五”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5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获2022年度贵州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1项;获贵州省科学技术奖41项,其中一等奖4项,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项。
长期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能力水平。70余年的本科教育、60余年的硕士培养和20余年的博士联合培养,为国家输送了近8万名医学人才,分布在医疗卫生各个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共派出50余名干部赴正安县担任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选派60余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科技扶贫,助力赤水市成为贵州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推动遵义率先实现全省整市脱贫,为贵州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贡献了遵医力量。学校附属医院八年来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方式积极支持大方县人民医院建设,精准帮扶大方县全面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的高度肯定。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学校承担和参与了贵州、湖北和广东三省疫情防控工作,参与抗疫人数达6200余人次,3人分别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全国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先锋”荣誉称号,共有22人、7个集体荣获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表彰,1名同志获广东省抗疫先进个人称号,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