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4柳州工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2024报考参考)

更新时间:2024-06-24 09:42:26

2024年考多少分能上柳州工学院?今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4届考生可以参考柳州工学院2023年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指导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2024柳州工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2024报考参考)

2024年柳州工学院录取分数线(预测):

一:柳州工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省内)

在广西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理科353分、文科431分。

二、柳州工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其它省市)

1、在贵州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理科379分、文科480分。

2、在云南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理科407分、文科475分。

3、在重庆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物理类422分。

4、在河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历史类430分、物理类440分。

5、在浙江省(2段)最低录取分数预测为:综合类531分。

更多省市录取分数线预测,详见赶考生志愿模拟填报助手

三、柳州工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3(2024年参考)

需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录取政策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请访问柳州工学院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

省份院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二)柳州工学院理科427167151427
柳州工学院文科44051534440
重庆(本科)柳州工学院物理类42279800406
福建(本科)柳州工学院历史类45423672453
柳州工学院物理类43896368431
甘肃(本二)柳州工学院理科33784364337
柳州工学院文科42026139420
广东(本科)柳州工学院历史类47854893433
柳州工学院物理类480171678439
广西(本二)柳州工学院理科353145852347
柳州工学院文科43154220428
贵州(本二)柳州工学院理科379126016371
柳州工学院文科48040205477
海南(本科)柳州工学院综合类52428784483
河北(本科)柳州工学院历史类43070593430
柳州工学院物理类440182106439
河南(本二)柳州工学院理科425290883409
柳州工学院文科46697978465
黑龙江(本二A)柳州工学院理科30876603287
柳州工学院文科34623312341
湖北(本科)柳州工学院历史类42648599426
柳州工学院物理类429126357424
湖南(本科)柳州工学院历史类43254789428
柳州工学院物理类434148808415
江西(本二)柳州工学院理科448126821445
柳州工学院文科48045762472
吉林(本二A)柳州工学院理科29263127292
柳州工学院文科34821675341
江苏(本科)柳州工学院历史类47453767474
柳州工学院物理类455168261448
辽宁(本科)柳州工学院历史类41627362404
柳州工学院物理类40191455360
内蒙古(本二A)柳州工学院理科33459878333
柳州工学院文科38717548379
青海(本二)柳州工学院理科31219105309
柳州工学院文科3817079378
山西(本二C)柳州工学院理科34435008396
柳州工学院文科37214904418
陕西(本二)柳州工学院理科344127624336
柳州工学院文科41245236403
四川(本二)柳州工学院理科433189872433
柳州工学院文科46570663458
天津(本科B)柳州工学院综合类47543714472
云南(本二)柳州工学院理科407101137405
柳州工学院文科47539336465
浙江(1段)柳州工学院综合类507154444488
浙江(2段)柳州工学院综合类531127936274
数据来源于赶考生: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柳州工学院简介

柳州工学院创建于2002年,前身为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由柳州市政府与广西科技大学共同举办。2020年4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主管的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更名为“柳州工学院”。

学校立足广西,面向全国,紧密结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现有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语言文化与国际教育学院、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标准化学院、软件学院、数理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外国语言教学部、公共艺术教学部,开设45个专业,面向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在校生逾14300人。

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建立起了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核心的协同育人体系。学校各二级学院先后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及校企合作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国内100多家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并成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行业、企业专家深度参与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