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南开大学2024年在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5-05-28 07:58:53

南开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南开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2024年南开大学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南开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

在天津(本市):

南开大学2024年在天津市(本科A)最低录取分数线:650分。

在外省(市):

1、在内蒙古(本一B)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571分。

2、在黑龙江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645分、理科655分。

3、在浙江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663分。

4、在重庆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633分、理科655分。

5、在青海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571分、文科586分。

二、南开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招生科目最低分省控线最低分差
安徽(本科)历史类643462181
物理类659465194
北京(本科)综合类661434227
重庆(本科)历史类633428205
物理类655427228
福建(本科)历史类624431193
物理类654449205
甘肃(本科)历史类611421190
物理类620370250
广东(本科)历史类627428199
物理类641442199
广西(本科)历史类631400231
物理类636371265
贵州(本科)物理类629380249
历史类630442188
海南(本科)综合类748483265
河北(本科)物理类637448189
历史类644449195
河南(本一)理科643511132
文科621521100
黑龙江(本科)历史类645410235
物理类655360295
湖北(本科)历史类619432187
物理类624437187
湖南(本科)历史类616438178
物理类622422200
江西(本科)历史类621463158
物理类626448178
吉林(本科)物理类624345279
历史类625369256
江苏(本科)历史类631478153
物理类650462188
辽宁(本科)历史类644400244
物理类665368297
内蒙古(本一A)理科649471178
文科611478133
内蒙古(本一B)文科57147893
宁夏(本一)理科598432166
文科57749681
青海(本一)理科571343228
文科586411175
山东(1段)综合类647444203
山西(本一A)理科637506131
文科61151695
陕西(本一)理科628475153
文科606488118
上海(本科)综合类571403168
四川(本一)理科658539119
文科61552986
天津(本科A)综合类650475175
新疆(本一)理科592390202
文科574425149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理科48439094
文科50642581
云南(本一)理科631505126
文科63755087
浙江(1段)综合类663492171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南开大学简介

南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学校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由近代爱国教育家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

学校是国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学校有专业学院28个,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等。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3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32个。在全球学科评价体系中,前1%学科17个,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科学进入前1‰。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学校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自然科学类省部级科研基地80余个,积极推进基础研究中心、交叉科学中心等培育建设。周其林院士领衔项目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学校发挥哲学社会科学重镇优势,积极服务新时代治国理政,推动文化文明繁荣发展。学校现有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1个、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1个,人文社科类省部级科研机构50余个,入选国家哲学社科成果文库数量稳居全国高校前茅,一批优秀智库成为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智囊团”“人才库”。学校全面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与一批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