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安徽农业大学2024年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更新时间:2025-05-12 14:51:16

安徽农业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安徽农业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2024年安徽农业大学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安徽农业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

在安徽(本省):

安徽农业大学2024年在安徽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21分、历史类560分。

在外省(市):

1、在河南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37分、历史类549分。

2、在江西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22分。

3、在海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486分。

4、在天津市(本科A)最低录取分数线:516分。

5、在黑龙江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89分、历史类517分。

二、安徽农业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招生科目最低分省控线最低分差
安徽(本科)物理类52146556
历史类56046298
北京(本科)综合类50743473
重庆(本科)物理类50642779
历史类52442896
福建(本科)历史类536431105
物理类54044991
甘肃(本科)物理类501370131
历史类529421108
广东(本科)历史类51842890
物理类52644284
广西(本科)物理类495371124
历史类551400151
贵州(本科)物理类46638086
历史类556442114
海南(本科)综合类4864833
河北(本科)物理类49944851
历史类553449104
河南(本一)理科53751126
文科54952128
黑龙江(本科)物理类489360129
历史类517410107
湖北(本科)物理类52543788
历史类556432124
湖南(本科)物理类49042268
江西(本科)物理类52244874
吉林(本科)物理类464345119
江苏(本科)物理类53646274
历史类55047872
辽宁(本科)物理类497368129
内蒙古(本二A)理科42136061
宁夏(本一)理科44543213
文科5044968
青海(本一)理科37934336
山东(1段)综合类48644442
山西(本一B)理科493506-
文科53151615
山西(本二A)理科47841860
陕西(本二)理科45937287
文科46039763
上海(本科)综合类42540322
四川(本一)理科54953910
文科54852919
四川(本二)理科4644595
天津(本科A)综合类51647541
新疆(本二)理科376262114
文科406304102
云南(本一)理科52450519
云南(本二)理科47742057
文科55748077
浙江(1段)综合类4924920
浙江(2段)综合类491269222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安徽农业大学简介

安徽农业大学坐落于安徽省会合肥,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以农林生命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的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合作共建高校,是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十所高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现有ESI前1%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现有73个本科专业,其中33个专业入选国家、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现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4个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个国家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

学校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致力于科教兴农、科教兴皖事业,走出了一条享誉全国的育人兴校、富民强农、校地协同的“大别山道路”,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提出并实施了“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探索形成了“一站一盟一中心”的校县共建机制、“四体融合”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和“学校扶产业、产业聚企业、企业联大户、大户带贫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部委及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