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汉江师范学院2024年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更新时间:2025-05-20 13:26:48

汉江师范学院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汉江师范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2024年汉江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汉江师范学院2024录取分数线

在湖北(本省):

1、汉江师范学院2024年在湖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84分、历史类493分。

2、汉江师范学院2024年在湖北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221分、历史类408分。

在外省(市):

1、在河南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05分、历史类436分。

2、在江苏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530分、物理类521分。

3、在山东省(2段)最低录取分数线:458分。

4、在四川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07分、历史类485分。

5、在青海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386分。

二、汉江师范学院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招生科目最低分省控线最低分差
安徽(本科)历史类51346251
物理类52746562
安徽(专科)历史类443200243
物理类445200245
福建(专科)历史类409220189
物理类447220227
甘肃(本科)物理类45937089
历史类48242161
甘肃(专科)物理类411160251
历史类448160288
广东(专科)历史类450200250
物理类470200270
广西(本科)物理类44837177
历史类46340063
广西(专科)物理类371200171
历史类427200227
贵州(本科)物理类44538065
历史类46944227
贵州(专科)物理类397180217
历史类442180262
海南(专科)综合类547250297
河北(本科)历史类52344974
物理类50344855
河北(专科)历史类372200172
物理类425200225
河南(本二)理科44939653
文科50242874
河南(专科)理科405185220
文科436185251
湖北(本科)物理类48443747
历史类49343261
湖北(专科)物理类22120021
历史类408200208
湖南(本科)物理类46742245
历史类49043852
湖南(专科)物理类427200227
历史类441200241
江西(本科)物理类50344855
历史类52446361
江西(专科)物理类439240199
历史类461270191
江苏(本科)历史类53047852
物理类52146259
江苏(专科)历史类398260138
物理类424220204
内蒙古(专科)理科297160137
文科355160195
宁夏(专科)文科425200225
青海(专科)文科386150236
山东(1段)综合类45944415
山东(2段)综合类458150308
山西(专科)理科289130159
文科396130266
陕西(专科)理科400150250
文科430150280
四川(本二)理科50745948
文科48545728
四川(专科)理科459150309
文科474150324
新疆(本二)文科38130477
浙江(1段)综合类50549213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汉江师范学院简介

汉江师范学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文脉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的郧山书院,前身是创立于1904年的湖北郧阳府师范学堂,历经郧阳师范学校、华中师范学院郧阳分院、郧阳师范专科学校、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汉江师范学院,同年4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在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汉江师范学院。

学校现有11个二级学院,40个本科专业,13个专科专业,涵盖文、史、理、工、教、法、经、管、艺等9个学科门类。学校拥有“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立项2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项目7个,“荆楚卓越教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2个,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个,近两届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承担“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项目90个。

学校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人文社科领域特别是以汉水文化、武当文化为主的地方文化研究中有较大优势和特色。近年来,学校科研工作与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保护、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十堰打造鄂西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战略相结合,研究成果丰硕,在推介武当文化、汉水文化、车城十堰、丹江水资源等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