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天津仁爱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2024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5-05-28 10:39:16

天津仁爱学院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天津仁爱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2024年天津仁爱学院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天津仁爱学院2024录取分数线

在天津(本市):

天津仁爱学院2024年在天津市(本科B)最低录取分数线:475分。

在外省(市):

1、在新疆(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263分、文科319分。

2、在辽宁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374分、文科400分。

3、在北京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434分。

4、在河南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396分、文科433分。

5、在贵州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380分、文科442分。

二、天津仁爱学院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招生科目最低分省控线最低分差
安徽(本科)历史类4634621
物理类4654650
北京(本科)综合类4344340
重庆(本科)物理类4274270
历史类4284280
福建(本科)历史类4354314
物理类4564497
甘肃(本科)物理类3703700
历史类4214210
广东(本科)物理类46844226
历史类47942851
广西(本科)物理类3713710
历史类4014001
贵州(本科)物理类3803800
历史类4424420
海南(本科)综合类4844831
河北(本科)物理类4484480
历史类4584499
河南(本二)理科3963960
文科4334285
黑龙江(本科)物理类3613601
历史类43041020
湖北(本科)物理类4374370
历史类45043218
湖南(本科)物理类4304228
历史类436438-
江西(本科)物理类444448-
历史类47746314
吉林(本科)物理类36734522
历史类41036941
江苏(本科)物理类4624620
历史类4784780
辽宁(本科)物理类3743686
历史类4004000
内蒙古(本二A)理科3603600
文科3813810
宁夏(本二)理科3773716
文科4234194
青海(本二)理科323325-
文科3863824
山东(1段)综合类4444440
山东(2段)综合类441150291
山西(本二C)理科380418-
文科404446-
陕西(本二)理科38937217
文科40939712
四川(本二)理科4624593
文科4574570
天津(本科B)综合类4754750
新疆(本二)理科2632621
文科31930415
云南(本二)理科4234203
文科49348013
浙江(1段)综合类4924920
浙江(2段)综合类462269193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天津仁爱学院简介

天津仁爱学院前身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是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天津大学和天津市仁爱集团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21年2月,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更名为天津仁爱学院。天津仁爱学院充分依托和发挥天津大学资源优势,创新办学机制,实行开放式办学、多样化培养,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位居同类院校前列。2013年7月,我校作为全国首批第一所独立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规范验收。2016年学校被授予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优秀奖。2022年1月,学校获批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特色领域“区块链+教育”试点单位。2022年3月,学校党委入选天津市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培育单位。2023-2024年,学校位居校友会中国民办大学排名第5名。

学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在校大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学生就业和创业奠定扎实的基础。学校为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支持学生参加学科、专业、文体等各类竞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近五年来我校学生们已先后获得国际、国家和省部级各类竞赛奖1500余项。毕业生考研率连续多年为8%以上。学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在天津市本科高校中名列前茅,连续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被天津市教委考核评价为优秀,认定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企业对毕业生整体评价满意度在98%以上。

学校坚持走国际合作、开放办学道路,积极开拓国际合作渠道。目前已与英国斯旺西大学、美国北阿拉巴马州立大学等20多所大学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