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2024年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2024录取分数线
在天津(本市):
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2024年在天津市(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160分。
在外省(市):
1、在青海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199分。
2、在贵州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270分、文科271分。
3、在山东省(2段)最低录取分数线:318分。
4、在四川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185分、文科266分。
5、在内蒙古(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208分、文科208分。
二、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 | 招生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最低分差 |
---|---|---|---|---|
安徽(专科) | 历史类 | 245 | 200 | 45 |
物理类 | 286 | 200 | 86 | |
重庆(专科) | 物理类 | 323 | 180 | 143 |
甘肃(专科) | 物理类 | 198 | 160 | 38 |
广西(专科) | 历史类 | 210 | 200 | 10 |
物理类 | 218 | 200 | 18 | |
贵州(专科) | 物理类 | 270 | 180 | 90 |
历史类 | 271 | 180 | 91 | |
河北(专科) | 历史类 | 273 | 200 | 73 |
物理类 | 339 | 200 | 139 | |
河南(专科) | 理科 | 261 | 185 | 76 |
文科 | 262 | 185 | 77 | |
黑龙江(专科) | 物理类 | 160 | 160 | 0 |
历史类 | 162 | 160 | 2 | |
江西(专科) | 物理类 | 248 | 240 | 8 |
历史类 | 275 | 270 | 5 | |
吉林(专科) | 历史类 | 173 | 160 | 13 |
物理类 | 239 | 160 | 79 | |
辽宁(专科) | 物理类 | 295 | 150 | 145 |
内蒙古(专科) | 理科 | 208 | 160 | 48 |
文科 | 208 | 160 | 48 | |
宁夏(专科) | 理科 | 220 | 200 | 20 |
青海(专科) | 理科 | 199 | 150 | 49 |
山东(2段) | 综合类 | 318 | 150 | 168 |
山西(专科) | 理科 | 247 | 130 | 117 |
文科 | 258 | 130 | 128 | |
陕西(专科) | 理科 | 356 | 150 | 206 |
四川(专科) | 理科 | 185 | 150 | 35 |
文科 | 266 | 150 | 116 | |
天津(专科) | 综合类 | 160 | 120 | 40 |
新疆(专科) | 理科 | 141 | 140 | 1 |
文科 | 140 | 140 | 0 | |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简介
学校于2017年创办,是一所民办全日制非营利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现有津南、武清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860多亩。教师7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2万余人。学校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康复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二级教学单位。现有新能源汽车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大数据应用技术等22个应用型专业。学校占地总面积57万余平方米,校外实训实践场地占地近15万平方米。校内建有设施齐备、功能齐全的汽车学训中心、康复治疗中心、电子商务实景中心等教育教学设施。
学校主动面向国家和天津市重点产业布局,积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围绕汽车产业发展,打造汽车产教融合谷,深植人才培养、汽车消费升级、汽车文化建设等项目,建设产业学院发展新平台;围绕“区域需求+产教供给”融汇式校企合作模式,发挥“创优赋能”项目带动作用,打造产教城融合新范式;围绕康养教育特色,融合情境教学、临床服务、家庭康养,建设全链条康养服务体系。
学校倡导以爱办校、以爱育人,建立学生奖助学资助体系,以爱的奉献丰富教育的内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学校秉承“入学即入职,毕业即精英”理念,构建深度产教融合、学生定向定岗培养模式,健全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便捷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争取更多岗位、资金、培训、服务等资源向毕业生倾斜,形成全员促就业工作合力。几年来,学校发展不断壮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就业率不断提升,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