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已经公布,赶考生志愿填报平台通过计算该校在各省市录取的最低分差得知:今年考上青海民族大学本科批最容易的是青海省考生,最难的是青海省考生!
以下为最新2023年青海民族大学在各省市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分差一览表,为预测2024年青海民族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以及志愿填报提供了参考依据!
青海民族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参考):
一、青海民族大学2023录取分数线
在青海(本省):
1、青海民族大学2023年在青海省(普通类本科一段)最低录取分数为:文科417分、理科332分。
2、青海民族大学2023年在青海省(预科班本科一段)最低录取分数为:文科409分、理科333分。
3、青海民族大学2023年在青海省(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一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330分。
4、青海民族大学2023年在青海省(藏文班本科一段)最低录取分数为:文科493分、理科427分。
5、青海民族大学2023年在青海省(藏文预科班本科一段)最低录取分数为:文科472分、理科392分。
6、青海民族大学2023年在青海省(蒙文班本科一段)最低录取分数为:文科285分、理科250分。
在外省(市):
1、2023年在四川省(普通类本科二批)最低录取分数为:文科505分、理科486分。
2、2023年在河北省(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462分。
3、2023年在浙江省(普通类平行录取一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531分。
4、2023年在云南省(普通类本科二批及预科)最低录取分数为:文科501分、理科447分。
5、2023年在甘肃省(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二批K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367分。
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二、青海民族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3(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 | 招生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最低分差 |
---|---|---|---|---|
内蒙古(本科二批) | 蒙授理科 | 342 | 320 | 22 |
蒙授文科 | 388 | 377 | 11 | |
理科 | 342 | 333 | 9 | |
海南(本科批) | 综合类 | 540 | 483 | 57 |
中外合作办学(综合类) | 504 | 483 | 21 | |
天津(本科批A段) | 综合类 | 505 | 472 | 33 |
中外合作办学(综合类) | 500 | 472 | 28 | |
山东(普通类一段) | 综合类 | 479 | 443 | 36 |
中外合作办学(综合类) | 473 | 443 | 30 | |
浙江(平行录取一段) | 综合类 | 531 | 488 | 43 |
中外合作办学(综合类) | 507 | 488 | 19 | |
湖北(本科批) | 历史类 | 480 | 426 | 54 |
物理类 | 477 | 424 | 53 | |
福建(本科批) | 历史类 | 470 | 453 | 17 |
物理类 | 463 | 431 | 32 | |
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 | 451 | 431 | 20 | |
重庆(本科批) | 历史类 | 467 | 407 | 60 |
物理类 | 458 | 406 | 52 | |
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 | 443 | 406 | 37 | |
河北(本科批) | 历史类 | 506 | 430 | 76 |
八协计划(历史类) | 379 | 430 | - | |
物理类 | 490 | 439 | 51 | |
八协计划(物理类) | 359 | 439 | - | |
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 | 462 | 439 | 23 | |
辽宁(本科批) | 历史类 | 465 | 404 | 61 |
物理类 | 449 | 360 | 89 | |
湖南(本科批) | 历史类 | 466 | 428 | 38 |
物理类 | 467 | 415 | 52 | |
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物理类) | 433 | 415 | 18 | |
江苏(本科批) | 历史类 | 512 | 474 | 38 |
物理类 | 502 | 448 | 54 | |
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 | 464 | 448 | 16 | |
云南(本科二批及预科) | 文科 | 501 | 465 | 36 |
理科 | 447 | 405 | 42 | |
河南(本科二批) | 文科 | 527 | 465 | 62 |
理科 | 486 | 409 | 77 | |
较高收费(理科) | 444 | 409 | 35 | |
贵州(本科二批) | 文科 | 521 | 477 | 44 |
理科 | 428 | 371 | 57 | |
安徽(本科二批) | 文科 | 475 | 440 | 35 |
理科 | 456 | 427 | 29 | |
中外合作办学(理科) | 438 | 427 | 11 | |
新疆(本科二批) | 文科 | 408 | 354 | 54 |
理科 | 330 | 285 | 45 | |
黑龙江(本科二批A段) | 文科 | 385 | 341 | 44 |
理科 | 327 | 287 | 40 | |
中外合作办学(理科) | 315 | 287 | 28 | |
宁夏(本科二批) | 文科 | 465 | 421 | 44 |
理科 | 376 | 340 | 36 | |
山西(本科二批B段) | 文科 | 438 | 418 | 20 |
理科 | 396 | 396 | 0 | |
四川(本科二批) | 文科 | 505 | 458 | 47 |
理科 | 486 | 433 | 53 | |
中外合作办学(理科) | 448 | 433 | 15 | |
陕西(本科二批) | 文科 | 461 | 403 | 58 |
理科 | 415 | 336 | 79 | |
中外合作办学(理科) | 399 | 336 | 63 | |
甘肃(本科二批K段) | 文科 | 467 | 420 | 47 |
理科 | 399 | 337 | 62 | |
中外合作办学(理科) | 367 | 337 | 30 | |
青海(本科一段) | 文科 | 417 | 406 | 11 |
预科班(文科) | 409 | 406 | 3 | |
藏文班(文科) | 493 | 406 | 87 | |
藏文预科班(文科) | 472 | 406 | 66 | |
蒙文班(文科) | 285 | 406 | - | |
理科 | 332 | 330 | 2 | |
预科班(理科) | 333 | 330 | 3 | |
中外合作办学(理科) | 330 | 330 | 0 | |
藏文班(理科) | 427 | 330 | 97 | |
藏文预科班(理科) | 392 | 330 | 62 | |
蒙文班(理科) | 250 | 330 | - | |
广西(本科二批) | 文科 | 498 | 428 | 70 |
理科 | 413 | 347 | 66 | |
江西(本科二批) | 文科 | 522 | 472 | 50 |
理科 | 481 | 445 | 36 | |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通过以上最低分差数据分析得知:
本科批:录取最容易的是青海省(蒙文班本科一段文科)录取最低分是285分(最低分差-121分);录取最难的是青海省(藏文班本科一段理科)录取最低分是427分(最低分差97分)
附:青海民族大学简介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青藏高原第一所高等学府。学校于1979年招收藏语言文学、民族史专业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成为青海省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单位。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我校与天津大学联合招收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博士研究生特需人才。2018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肩负党的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双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民族地区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青海共命运,谱写了青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气壮山河的精彩华章。
学校始终扎根青海大地,立足时代前沿,服务国家战略,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的标志性成果。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9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3项、重点项目5项、冷门“绝学”项目4项,教育部重大招标攻关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1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61项;出版专著教材296部,发表论文1822篇,为各级政府提供智库报告70余项。现有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国家民委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基地、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青海基地、青藏高原语言文学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环境资源法学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重点研究基地等7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喜马拉雅山地国家研究中心、中亚-土库曼斯坦研究中心等2个国家民委国别中心,拥有民族研究所、青海省法学研究所等8个省级科研机构和青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等27个校级科研机构;有国家民委青藏高原资源化学与生态环境保护、青藏高原藏药资源保护与开发、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与天津大学联合共建实验室、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有1个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编辑出版《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藏文版)和《青藏高原论坛》等4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青海民族研究》跻身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认定的核心期刊行列,《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北京大学核心期刊、跻身南京大学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
学校分东序、西昆、文实、博雅、凤凰山五个校区,占地面积1490.97余亩,建筑面积46.1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账面总值约6.45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9亿元;馆藏图书313.52万册(含电子图书153.67万册),其中民族文字图书12万册、藏文大藏经1667函,汉文古籍3166部78750册(其中善本 380 部),23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生均图书106册,是青藏高原汉文古籍和藏文古籍馆藏图书最多特别是珍贵古籍馆藏量最多的高校。建有容纳3000多人的多功能体育馆和充足的运动场地以及建筑面积为1.6万平方米的大学生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