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业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2024年齐鲁工业大学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齐鲁工业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
在山东(本省):
1、齐鲁工业大学2024年在山东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444分。
2、齐鲁工业大学2024年在山东省(2段)最低录取分数线:441分。
在外省(市):
1、在内蒙古(本一A)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502分、文科499分。
2、在广东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503分、理科508分。
3、在北京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447分。
4、在安徽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541分、理科551分。
5、在江苏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528分、文科534分。
二、齐鲁工业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 | 招生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最低分差 |
---|---|---|---|---|
安徽(本科) | 历史类 | 541 | 462 | 79 |
物理类 | 551 | 465 | 86 | |
北京(本科) | 综合类 | 447 | 434 | 13 |
重庆(本科) | 历史类 | 500 | 428 | 72 |
物理类 | 508 | 427 | 81 | |
福建(本科) | 历史类 | 440 | 431 | 9 |
物理类 | 539 | 449 | 90 | |
甘肃(本科) | 物理类 | 498 | 370 | 128 |
广东(本科) | 历史类 | 503 | 428 | 75 |
物理类 | 508 | 442 | 66 |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488 | 371 | 117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451 | 380 | 71 |
历史类 | 509 | 442 | 67 | |
海南(本科) | 综合类 | 483 | 483 | 0 |
河北(本科) | 物理类 | 530 | 448 | 82 |
历史类 | 552 | 449 | 103 | |
河南(本一) | 理科 | 512 | 511 | 1 |
文科 | 523 | 521 | 2 | |
黑龙江(本科) | 物理类 | 460 | 360 | 100 |
湖北(本科) | 历史类 | 525 | 432 | 93 |
物理类 | 529 | 437 | 92 |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484 | 422 | 62 |
历史类 | 493 | 438 | 55 | |
江西(本科) | 物理类 | 529 | 448 | 81 |
历史类 | 543 | 463 | 80 | |
吉林(本科) | 物理类 | 480 | 345 | 135 |
江苏(本科) | 物理类 | 528 | 462 | 66 |
历史类 | 534 | 478 | 56 | |
辽宁(本科) | 历史类 | 451 | 400 | 51 |
物理类 | 456 | 368 | 88 | |
内蒙古(本一A) | 理科 | 502 | 471 | 31 |
文科 | 499 | 478 | 21 |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444 | 444 | 0 |
山东(2段) | 综合类 | 441 | 150 | 291 |
山西(本一B) | 理科 | 504 | 506 | - |
文科 | 521 | 516 | 5 | |
山西(本二A) | 理科 | 491 | 418 | 73 |
陕西(本二) | 理科 | 458 | 372 | 86 |
上海(本科) | 综合类 | 449 | 403 | 46 |
四川(本一) | 理科 | 567 | 539 | 28 |
四川(本二) | 理科 | 523 | 459 | 64 |
天津(本科A) | 综合类 | 494 | 475 | 19 |
云南(本一) | 理科 | 530 | 505 | 25 |
云南(本二) | 理科 | 483 | 420 | 63 |
浙江(1段) | 综合类 | 492 | 492 | 0 |
浙江(2段) | 综合类 | 487 | 269 | 218 |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齐鲁工业大学简介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城济南,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山东省最大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
近年来,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409项,省部级项目(含参与)2027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01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光华工程科技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7项、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泰山文艺一等奖1项。获得发明专利3700项,山东省专利奖一等奖2项;学术论文被SCI、SSCI收录6967篇,出版著作174部。主办《齐鲁工业大学学报》《科学与管理》《山东科学》3种学术期刊。
学校(科学院)坚持走国际化、开放式道路,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塑造开放办学新优势。先后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建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山东省顶尖科学家工作室、山东中乌技术创新研究院、国际化示范学院和国际研究生院等,与国外著名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建有40余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研发中心),35个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成立中外合作基辅学院,举办3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设有UKVI雅思考点。近5年承担各类国际合作项目260余项,目前每年来交流、访问的外国专家300人左右,长期驻校(院)工作的外国专家近120人,有 5位合作的外国专家获国家友谊奖,获“全国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先进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