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
在北京(本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4年在北京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646分。
在外省(市):
1、在四川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657分、文科610分。
2、在湖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621分、理科639分。
3、在浙江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664分。
4、在福建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618分、理科648分。
5、在陕西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647分、文科605分。
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 | 招生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最低分差 |
---|---|---|---|---|
安徽(本科) | 历史类 | 637 | 462 | 175 |
物理类 | 656 | 465 | 191 | |
北京(本科) | 综合类 | 646 | 434 | 212 |
重庆(本科) | 历史类 | 622 | 428 | 194 |
物理类 | 652 | 427 | 225 | |
福建(本科) | 历史类 | 618 | 431 | 187 |
物理类 | 648 | 449 | 199 | |
甘肃(本科) | 历史类 | 627 | 421 | 206 |
物理类 | 636 | 370 | 266 | |
广东(本科) | 历史类 | 625 | 428 | 197 |
物理类 | 641 | 442 | 199 |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622 | 371 | 251 |
历史类 | 628 | 400 | 228 | |
贵州(本科) | 历史类 | 632 | 442 | 190 |
物理类 | 646 | 380 | 266 | |
海南(本科) | 综合类 | 728 | 483 | 245 |
河北(本科) | 物理类 | 635 | 448 | 187 |
历史类 | 642 | 449 | 193 | |
河南(本一) | 理科 | 643 | 511 | 132 |
文科 | 620 | 521 | 99 | |
黑龙江(本科) | 历史类 | 641 | 410 | 231 |
物理类 | 658 | 360 | 298 | |
湖北(本科) | 历史类 | 621 | 432 | 189 |
物理类 | 639 | 437 | 202 | |
湖南(本科) | 历史类 | 623 | 438 | 185 |
物理类 | 633 | 422 | 211 | |
江西(本科) | 历史类 | 628 | 463 | 165 |
物理类 | 631 | 448 | 183 | |
吉林(本科) | 历史类 | 625 | 369 | 256 |
物理类 | 660 | 345 | 315 | |
江苏(本科) | 历史类 | 627 | 478 | 149 |
物理类 | 650 | 462 | 188 | |
辽宁(本科) | 历史类 | 640 | 400 | 240 |
物理类 | 673 | 368 | 305 | |
内蒙古(本一A) | 理科 | 639 | 471 | 168 |
文科 | 603 | 478 | 125 | |
内蒙古(本一B) | 理科 | 645 | 471 | 174 |
宁夏(本一) | 理科 | 594 | 432 | 162 |
文科 | 605 | 496 | 109 | |
青海(本一) | 理科 | 583 | 343 | 240 |
文科 | 567 | 411 | 156 |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641 | 444 | 197 |
山西(本一A) | 理科 | 652 | 506 | 146 |
文科 | 607 | 516 | 91 | |
陕西(本一) | 理科 | 647 | 475 | 172 |
文科 | 605 | 488 | 117 | |
上海(本科) | 综合类 | 566 | 403 | 163 |
四川(本一) | 理科 | 657 | 539 | 118 |
文科 | 610 | 529 | 81 | |
天津(本科A) | 综合类 | 656 | 475 | 181 |
新疆(本一) | 理科 | 606 | 390 | 216 |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 | 理科 | 532 | 390 | 142 |
云南(本一) | 理科 | 649 | 505 | 144 |
文科 | 646 | 550 | 96 | |
浙江(1段) | 综合类 | 664 | 492 | 172 |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介
柏彦故地,巍巍学府。春秋代序,峥嵘航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抗美援朝战场上,敌我空军力量悬殊。战争的迫切需求推动了新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向制造过渡,国家“急需办一所航空大学”。1951年,国家决定将北洋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航空系并入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系,成立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将云南大学航空工程系并入四川大学航空系;将西南工业专科学校航空专修科并入华北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1952年,根据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要求,设立北京航空学院,由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1951年11月18日,华北大学工学院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四川大学航空系合并成立。1952年10月25日,北京航空学院成立大会在北京工业学院礼堂(原中法大学旧址)举行。1988年,北京航空学院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
学校服务国家,锐意创新。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突出“四个面向”,坚持“四大”模式,强化有组织科研,着力强化纵向创新链、横向交叉链,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关键瓶颈技术汇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一流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副主任单位承建2个国家实验室,参与8个国家实验室建设。获批建设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牵头建设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另有10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4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1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另有1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4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1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强化关键技术攻关,牵头承担“机载”“高分”等百余项重大任务,在无人机、增材制造、发动机叶片涂层、紧缩场、电磁兼容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啃下“硬骨头”,学校团队参与论证并助力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十五”以来,共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80项,2004年以来获得15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国家高等级科技奖的纪录,被社会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协同增长,在《自然》《科学》等顶级期刊持续发表科研成果。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与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发动机等国家重点骨干企业开展战略合作。联合中国工程院成立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打造我国航空工程科技领域首个国家级智库,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学校面向全球,开放交融。坚持党管外事原则,坚持服务外交大局,坚持世界一流愿景,持续深化“UPS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全域全方位的全球北航工作格局。拓展和深化与国际著名高等学校、一流研究机构、知名跨国公司及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与全球20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公司及国际组织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发起成立及加入了“欧洲顶尖工科大学联盟(T.I.M.E.)”“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国际宇航联合会”等13个国际大学联盟及学术组织。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联合创办中法工程师学院,历经18年发展,被誉为“中法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典范”。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悉心指导和浙江省全力支持下,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共建中法航空学院,扎实推进中法航空研究院建设,积极探索高水平、精英式、本硕贯通的国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新范式。成立费尔北京研究院、中法未来城市实验室、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中德先进制造联合实验室等41个高端国际教育科技合作平台。获批成立11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科研合作成果显现。大力实施“远航计划”,通过双学位、联合培养、校际学生交换、海外实习以及国际暑期学校、科技竞赛、文化交流等形式,全力推动我校学生参与国际化培养、丰富海外经历、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秀学生,国际学生规模、生源质量、培养层次、教育水平进入全国高校前列。获批设立了“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教育培训中国中心”和“北斗国际交流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