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2024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5-05-26 16:25:24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2024年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西安信息职业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

在陕西(本省):

1、西安信息职业大学2024年在陕西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386分、文科409分。

2、西安信息职业大学2024年在陕西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276分、文科151分。

在外省(市):

1、在河南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12分、文科434分。

2、在黑龙江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391分。

3、在山东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478分。

4、在安徽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261分、理科311分。

5、在青海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331分、文科394分。

二、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招生科目最低分省控线最低分差
安徽(专科)历史类26120061
物理类311200111
安徽(本科)物理类47946514
重庆(本科)物理类45142724
重庆(专科)物理类1801800
历史类1801800
福建(专科)历史类26822048
物理类354220134
福建(本科)物理类47244923
甘肃(本科)历史类4284217
物理类41237042
甘肃(专科)历史类18416024
物理类18616026
广东(专科)历史类336200136
物理类361200161
广东(本科)物理类48344241
广西(本科)物理类3743713
历史类41640016
广西(专科)物理类24320043
历史类26820068
贵州(本科)物理类39238012
历史类4484426
贵州(专科)物理类1831803
历史类325180145
河北(本科)历史类46244913
物理类46844820
河北(专科)历史类26820068
物理类356200156
河南(本二)理科41239616
文科4344286
河南(专科)理科1891854
文科26818583
黑龙江(本科)物理类39136031
黑龙江(专科)物理类298160138
历史类344160184
湖北(专科)历史类2002000
物理类26620066
湖南(本科)历史类4444386
物理类44242220
湖南(专科)物理类28220082
江西(本科)物理类4504482
历史类4724639
江西(专科)物理类27524035
历史类28927019
吉林(专科)历史类18016020
物理类25516095
江苏(专科)历史类220260-
物理类378220158
内蒙古(本二A)理科3663606
文科3823811
内蒙古(专科)理科23616076
文科25516095
宁夏(本二)理科39337122
宁夏(专科)理科28520085
文科318200118
青海(本二)理科3313256
文科39438212
青海(专科)理科24315093
文科274150124
山东(1段)综合类47844434
山东(2段)综合类321150171
山西(本二C)理科390418-
文科406446-
山西(专科)理科22713097
文科253130123
陕西(本二)理科38637214
文科40939712
陕西(专科)理科276150126
文科1511501
四川(本二)理科47345914
文科47245715
四川(专科)理科335150185
文科306150156
新疆(本二)理科28826226
新疆(专科)理科17714037
文科18414044
云南(本二)理科4224202
文科460480-
云南(专科)理科29120091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西安信息职业大学简介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本科大学,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统招本、专科学历资格。

学校秉承“厚德自强,创新奉献”的校训和“志存高远、向善求真”的校风,形成了“以人为本、以德育人、重视理论、强化实践”的办学理念,发扬“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积极营造“朝气蓬勃、科学素养、无悔奉公、和谐自然”的育人氛围,遵循“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改革,提升内涵建设。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加大教学投入,加强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及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稳步提高。2013年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4年,我校在陕西省巡视诊断工作中,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水平。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