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4梧州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5-05-15 21:11:43

梧州学院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梧州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2024年梧州学院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梧州学院2024录取分数线

在广西(本省):

梧州学院2024年在广西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23分、历史类445分。

在外省(市):

1、在内蒙古(本二A)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379分、历史类408分。

2、在贵州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36分、历史类487分。

3、在山东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465分。

4、在天津市(本科A)最低录取分数线:502分。

5、在山西省(本二B)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26分、历史类446分。

二、梧州学院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招生科目最低分省控线最低分差
安徽(本科)物理类48946524
历史类48946227
重庆(本科)历史类49242864
物理类49542768
福建(本科)历史类47443143
物理类50544956
甘肃(本科)历史类46042139
广东(本科)物理类49644254
历史类49742869
广西(本科)物理类42337152
历史类44540045
贵州(本科)物理类43638056
历史类48744245
海南(本科)综合类51948336
河北(本科)物理类50244854
历史类50744958
河南(本二)理科47039674
文科48642858
黑龙江(本科)物理类42436064
历史类44841038
湖北(本科)历史类48743255
物理类48843751
湖南(本科)物理类45942237
历史类47843840
江西(本科)物理类48744839
历史类50946346
吉林(本科)物理类41234567
历史类45236983
江苏(本科)物理类50046238
历史类50747829
辽宁(本科)历史类44740047
物理类44936881
内蒙古(本二A)理科37936019
文科40838127
青海(本一)理科36434321
文科42141110
山东(1段)综合类46544421
山西(本二B)理科4264188
文科4464460
陕西(本二)理科44237270
文科46139764
上海(本科)综合类42040317
四川(本二)理科50145942
文科50745750
天津(本科A)综合类50247527
云南(本二)理科47342053
文科52648046
浙江(1段)综合类4924920
浙江(2段)综合类483269214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梧州学院简介

梧州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85年的广西大学梧州分校。2003年10月,原梧州市教育学院、原梧州师范学校并入广西大学梧州分校。2006年2月,教育部批准,在广西大学梧州分校的基础上建立梧州学院。梧州学院是一所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多科性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梧州学院地处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商埠、世界人工宝石之都美誉的广西梧州市。梧州市是广西高等教育的发源地,1928年,广西大学在梧州建校办学。

梧州学院办学定位明确。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人才为支撑,以服务谋发展,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按照“重品德、实基础、适口径、重能力、能创新”要求,培养人文素养良好、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适应社会需要、富有实干精神和较强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立足梧州,面向两广,辐射东南亚,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紧贴业界,校地协同,东融西联,通江达海。突出面向产业和行业、注重实践、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特色;培育校地紧密结合,与地方协同发展的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直至“通江达海”的地域特色。

梧州学院科研工作服务地方成效明显。近五年来,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4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获批省部级科研项目72项。科研经费总量达到20511多万元。2018年,学校主持申报的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科技重大专项)“光学显微设备智能化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获得立项,获得自治区资助经费1300万元。学校立项建设有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获批第六批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单位。学校拥有广西机器视觉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广西智能显微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六堡茶种质创新与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获批广西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江流域民间文献研究中心)、广西高校宝石设计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智慧行业软件重点实验室、梧州珠宝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梧州大数据分析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梧州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市厅级科研平台。近5年发表高水平论文15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5部,获专利268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3项,其中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5项。围绕地方需求,学院完成了多项区、市重大招标课题,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以及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研究成果。学院成功研发(开发)了30多个(套)应用软件和设备,系列人工宝石智能加工设备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填补了西江水道智能化船闸调度的空白,“360度全景成像处理系统”已经远销欧美市场,自主研发的“脱贫攻坚辅助数据平台”在国家和自治区全力推进的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