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考多少分能上云南工程职业学院?今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届考生可以参考云南工程职业学院2024年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指导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2024年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
一: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省内)
在云南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200分、文科200分。
二、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其它省市)
1、在四川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359分、文科244分。
2、在安徽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206分、历史类209分。
3、在河北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为:历史类265分、物理类340分。
4、在浙江省(2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269分。
5、在甘肃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160分、历史类160分。
更多省市录取分数线,详见赶考生志愿模拟填报助手。
三、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2025年参考)
需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录取政策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请访问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
省份 | 院校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专科)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206 | 313129 | 200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209 | 134442 | 200 | |
甘肃(专科)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160 | 115509 | 160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160 | 59427 | 160 | |
广西(专科)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300 | 216753 | 200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300 | 106043 | 200 | |
贵州(专科)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199 | 97462 | 180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215 | 212226 | 180 | |
河北(专科)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265 | 201580 | 200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340 | 338475 | 200 | |
湖北(专科)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200 | 123201 | 200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266 | 234307 | 200 | |
湖南(专科)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 历史类 | 288 | 133088 | 200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 物理类 | 318 | 280134 | 200 | |
山东(2段)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 综合类 | 268 | 626201 | 150 |
四川(专科)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 理科 | 359 | 274487 | 150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 文科 | 244 | 195199 | 150 | |
云南(专科)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 理科 | 200 | 173146 | 200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 文科 | 200 | 130092 | 200 | |
浙江(2段)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 综合类 | 269 | 281057 | 269 |
浙江(1段)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 综合类 | - | - | 492 |
数据来源于赶考生: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云南工程职业学院简介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内涵建设,把技术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稳步上升,社会、家长、学生认可度不断提高。
学校占地面积659亩,现有教职员工800余人,在专职教师队伍中,省级教学名师2人,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学校下设“五院两部”,分别是工程技术学院、经济信息学院、教育学院、医学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学院、思政部和基础教学部,共设置护理、口腔医学技术、工程造价、建筑室内设计、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学前教育、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技术等51个专业,涵盖了土木建筑、医药卫生、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文化艺术、交通运输、教育与体育、水利、财经商贸、资源环境与安全、公共管理与服务、能源动力与材料、新闻传播等专业大类,建有汽车与机电技术实训中心、经济信息技术实训中心、建筑工程与管理实训中心、建筑施工实训基地、学前教育管理实训中心、高铁、空中乘务实训模拟舱和医学基础综合实验实训室、口腔修复工艺技术实训室等,设施先进齐备。
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综合素养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职业技能强、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