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陕西理工大学2024年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更新时间:2025-05-26 12:58:12

陕西理工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陕西理工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2024年陕西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陕西理工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

在陕西(本省):

陕西理工大学2024年在陕西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79分、文科490分。

在外省(市):

1、在青海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398分、文科458分。

2、在广东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504分、理科511分。

3、在北京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508分。

4、在宁夏(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14分、文科470分。

5、在辽宁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51分、文科509分。

二、陕西理工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招生科目最低分省控线最低分差
安徽(本科)历史类50646244
物理类51646551
北京(本科)综合类50843474
重庆(本科)物理类50442777
历史类51142883
福建(本科)历史类49043159
物理类52144972
甘肃(本科)历史类47742156
物理类498370128
广东(本科)历史类50442876
物理类51144269
广西(本科)物理类45337182
历史类506400106
贵州(本科)物理类47638096
历史类50644264
海南(本科)综合类584483101
河北(本科)物理类51344865
历史类54644997
河南(本二)理科48139685
文科52042892
黑龙江(本科)物理类468360108
历史类49441084
湖北(本科)物理类49643759
历史类52443292
湖南(本科)物理类45342231
历史类49243854
江西(本科)物理类50944861
历史类52846365
吉林(本科)物理类42734582
历史类501369132
江苏(本科)物理类50146239
历史类53047852
辽宁(本科)物理类45136883
历史类509400109
内蒙古(本二A)理科40736047
文科44538164
宁夏(本二)理科41437143
文科47041951
青海(本一)理科39834355
文科45841147
山东(1段)综合类49244448
山西(本一B)理科55250646
文科53851622
山西(本二A)理科49341875
文科50744661
山西(本二B)理科47341855
陕西(本一)理科4794754
文科4904882
上海(本科)综合类42940326
四川(本一)理科57353934
四川(本二)理科52245963
文科52745770
天津(本科A)综合类53447559
新疆(本二)理科380262118
文科413304109
云南(本二)理科49242072
文科54448064
浙江(1段)综合类4974925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陕西理工大学简介

陕西理工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汉中,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1958年,为解决陕南基础教育师资和其他急需人才,汉中大学成立,1978年更名为汉中师范学院;1965年,适应三线建设战略需要,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在汉中设立,1978年北大分校撤离后,在原址建立陕西工学院;2001年,汉中师范学院与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200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陕西理工学院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2019年学校在陕西省内实现一批次本科招生。

学校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建有秦巴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省部共建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矿渣综合利用环保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35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和服务平台。近5年,高层次获奖、高水平论文数量逐年提升,SCI1区论文增长5倍,发明专利增长2倍以上,科研经费总量翻了2番。坚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成立陕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成陕理工大学省级科技园,科研成果转化率明显提升。坚持“立足陕西,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深入推进产教、科教、校地、军民融合发展,“把学问做在秦巴山川,让成果惠及汉江两岸”,学校美誉度和影响力日益扩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持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126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5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00余人,二、三级教授18人。建有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基地、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院士5人(其中双聘院士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青”1人,入选陕西省省级人才项目20余人。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获得者40余人。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