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成都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2024「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更新时间:2025-06-20 18:07:37

成都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成都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2024年成都大学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成都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

在四川(本省):

1、成都大学2024年在四川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561分、文科533分。

2、成都大学2024年在四川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70分、文科494分。

3、成都大学2024年在四川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54分。

在外省(市):

1、在内蒙古(本二A)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85分、文科507分。

2、在福建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511分、理科544分。

3、在浙江省(2段)最低录取分数线:449分。

4、在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361分。

5、在吉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483分、理科504分。

二、成都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招生科目最低分省控线最低分差
安徽(本科)历史类50646244
物理类53046565
北京(本科)综合类53043496
重庆(本科)物理类52442797
历史类52242894
重庆(专科)物理类423180243
福建(本科)历史类51143180
物理类54444995
甘肃(本科)历史类541421120
物理类509370139
广东(本科)历史类52042892
物理类53044288
广西(本科)物理类524371153
历史类552400152
贵州(本科)物理类507380127
历史类53144289
海南(本科)综合类603483120
河北(本科)物理类54344895
历史类551449102
河南(本一)理科57051159
文科56252141
黑龙江(本科)物理类502360142
历史类50541095
湖北(本科)物理类551437114
历史类558432126
湖南(本科)历史类49843860
物理类52042298
江西(本科)物理类53444886
历史类56046397
吉林(本科)历史类483369114
物理类504345159
江苏(本科)物理类53546273
历史类53747859
辽宁(本科)物理类530368162
历史类538400138
内蒙古(本二A)理科485360125
文科507381126
宁夏(本二)理科44237171
文科49541976
青海(本一)理科42634383
文科45541144
山东(1段)综合类53844494
山西(本二B)理科49241874
文科48044634
陕西(本二)理科477372105
文科48439787
上海(本科)综合类46040357
四川(本一)理科56153922
文科5335294
四川(本二)理科47045911
文科49445737
四川(专科)理科454150304
天津(本科A)综合类56447589
新疆(本一)理科44039050
文科47742552
新疆(本二)理科401262139
文科424304120
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文科36130457
云南(本一)理科56250557
文科58655036
云南(本二)理科525420105
文科56548085
浙江(1段)综合类4924920
浙江(2段)综合类449269180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成都大学简介

成都大学创建于1978年,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地方城市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四川省、成都市重点建设大学,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承办大学。学校历经多次合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的公立四川优级选科师范学堂和1911年的公立四川省城女子师范学堂。现拥有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附属医院,国家级抗生素研发基地的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实践基地,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高校、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项单位、四川省博士建设单位递进培育计划“优先培育”类建设单位,获FISU“健康校园”银级认证。

学科专业 学校设有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医学、理学、农学10个学科门类,72个本科专业;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等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工程学、农业科学、化学、材料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药学学科2019年入选校友会评选的中国高水平学科。27个专业进入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项,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4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个;自动化等5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

科学研究 现有科研人员1500余人,学校围绕国家经济社会特别是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布局,聚焦适应区域产业聚集区、重点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建有包括国家低碳新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工程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省社科联首批试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83个。近三年科研经费均超过2.5亿元、师均科研经费超过15万元。近五年,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7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8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25项、国家艺术基金7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29项;发表ESI各学科论文5200余篇,多篇发表在《自然-微生物》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其中2022年发表ESI各学科论文1819篇;发表CSSCI论文405篇。我校教师负责的“超长寿命疲劳裂纹萌生机理与寿命预测”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参与的“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生产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负责的《“三礼”名物词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2023年的自然指数排名中,学校位居全球第561位,内地高校第140位。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